出大事了,南昌数十万人将受影响


近年,政绩考核中GDP比重逐渐降低,生态环境、百姓宜居等软性得到政府的重视。其中宜居概念不断翻炒,每年都有宜居城市排行,南昌也一度榜上有名。但是,近期地铁4号线高架线的建设却生生给宜居留下了阴影。高架线建设将给沿线居民带来生活噪音、电磁干扰等影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地铁高架线建设毁掉了宜居
从南昌地铁建设了解到,南昌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望城站,终点为昌东大道站,线路全长40.0km,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24座。其中望城站~希望大道站(不含)、艾溪湖站(不含)~昌东大道站为高架线,高架线长约7.1km。
据环评显示,地铁运营期高架路段的噪声预测值为昼间60.2~68.0分贝,夜间53.6~62.6分贝。按照普通人的听觉,一般声音在30分贝左右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达到50分贝以上时人们有较大的感觉且很难入睡,60~70分贝相当于大声喊叫,有损神经。
同时根据类比监测,高架线运行产生的电磁干扰,会影响沿线采用天线收看电视节目的质量以及通信讯号,可能会导致在家津津有味收看电视时突然无法观看而垂头丧气、可能会是你在和家人亲密的讲电话时突然没有声音……。
失去了健康,哪来的宜居
高架线建设将给沿线居民带来生活噪音、电磁干扰等影响,对居民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仅噪音的危害来说。
①噪声对听力的损伤,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②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③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