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半年检视一下自己的消费记录,发现今年有笔支出是翻倍的,很有意思,手机贴膜的费用增加了6倍,原来可以使用半年的塑料膜自从换成了钢化膜后,更换的频率,基本上一个月一次。
上网搜索下同类的问题,尽然发现许多人都有给我同样的感受。进入淘宝去搜索原先的塑料膜尽然买不到,说明整个手机膜市场已经被钢化膜完全占领,所以,这又是浪费经济学的又一例证。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工业化的产物有个模式,在市场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频率,像经典的牙膏扩口,钙片使用提示盒等。但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譬如说一次性筷子和饭盒的问题。
钢化膜在更好的保护手机屏幕的同时,也极易损坏,其实,我相信现有的工艺水平,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的以下的解决方案,以iphone6为例。首先是玻璃,差的玻璃成本为3毛钱左右。最好的玻璃为3块钱左右。玻璃好坏决定了钢化膜的硬度。接着就是钢化。钢化时间多的大概四小时,少的一两个小时的也有。钢化效果好的可以提高玻璃的柔韧性并且钢化的好的里面玻璃硝会更小,所以碎了不会割到手。这主要考虑时间成本。接着就是涂指纹油。指纹油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光滑度。二是耐磨度。越光滑越好。但是有些一开始光滑,但是用了不久就不光滑了,这就是耐磨度不够了。指纹油效果大概在2毛钱到一块钱之间接下来就是贴胶了,胶是指贴在手机上面排气方不方便。价格在2毛到5毛之间。所以一般最便宜的钢化膜出厂价一块多钱。市场上10块钱一张的钢化膜大概出厂成本2元左右。至于好的钢化膜就复杂得多了。最简单的钢化膜是直边的会割手。所以好的钢化膜就要用扫光机磨边。这个要加一块钱左右出厂价5元以上这个要加一块钱左右出厂价5元以上再贵一点的,就是s7edge这样的曲面手机,旁边的钢化膜要用热弯机热弯的。加这个工艺要3块钱以上,出厂价10元以上。再贵一点的就是用0.8mm左右的玻璃,中间用cnc机或者用化学物质镂空成0.33mm厚度的玻璃。这个成本要4块钱以上。出厂价要12元以上这个成本要4块钱以上。出厂价要12元以上一百块以上的钢化膜是不是虚高。在刚刚那个12块钱的成本之上,再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加个防蓝光3块钱。15再加一个边缘强化2块钱。17再加一个边缘碎了,玻璃不爆边1块钱。18大概就是这样了,把以上的材料和工艺都做最好的。用康宁大猩猩三代或者旭硝子龙迹。这成本妥妥40元以上。一万张起订。(这玻璃有什么用呢?很好看,表面美观跟原屏幕一样,硬度跟屏幕一样。还能防蓝光。)加个包装和贴膜工具10块钱。至少要卖200个钱。
但这个问题解决后,你会发现成本是极速的上升,这又会涉及到经济学的另一个问题,心理价位。10块钱左右的钢化膜配手机,是大多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位,这才是核心的问题所在,进一步衍生出去,在任何的消费环境中,都有同类的消费模式。
如果有人曾做过火车的卧铺,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列车员会推销袜子,而且那是一双神奇的袜子,用钢丝刷刷也不起毛,用火烤也不烂,最大的功效就是怎么穿都不臭,很多人都有购买的经历。但后来,回头想想一双袜子可以穿十年,也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与此相反的一次性内裤的例子,长期出差住酒店的人,最痛苦的莫过于洗内裤,一次性内裤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没有窗户的酒店,也把卫生杀菌的问题解决了。为什么不研发可以自己灭菌的内裤产品,或者紫外线等便携杀菌器。
看过这两个例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解释。在新的商业模式下,环保损耗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环保的伟大发明是盛放冰淇淋的蛋筒杯,关键的关键它是可以实用的,这是多少人小时候的回忆。如果创造出可食用的饭盒,作为餐后甜点,也可以帮助现在外卖企业解决大难题。总之,这个世界有的商品是用后即焚,像说过的情话,有的是经久耐用,像永久牌自行车。商品不一定只受价格所左右,有时候买的是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