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必知|如何识破加盟骗局?知名连锁品牌靠谱吗?

对于很多想要开店的投资创业者来说,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优质靠谱的项目做加盟,能为自己的创业路途减少不少的障碍。往往好东西常是稀有的,特别在当下海量信息充斥的互联网时代尤为难得。
小快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破伪劣项目?
——列举:伪劣项目圈钱的常用套路——
伪劣项目为了圈钱,会将自己做各种包装,给予各种承诺。常常是加盟前热情似火,加盟后冷若冰霜。店小二将一些比较常见的圈钱套路做一归纳,以示警醒:
①品牌资料不全。对方的品牌和产品名称是否经过注册,是否属于合法使用的商标,加盟合同中必须包括合法使用商标的明确授权和期限,否则一旦出现侵权问题,损失巨大;
②鼓吹前景好,夸大门店数。对方会大谈他们所经营的项目前景如何广阔,如何来钱快,为了给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印象,还会虚夸旗下所拥有的门店数量,描绘出实力雄厚的形象。
③承诺运营支持。口头承诺总部会给予运营支持,至于如何支持往往是一笔带过或只有框架没有细节。
④免加盟费,原材料和设备价格高得离谱。为了降低加盟门槛,快速圈地制造门店众多的景象,一些伪劣项目会给予免加盟费的优厚条件,实际原料和设备供应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平均价。
⑤选址随意不上心。实体店面非常讲究位置的重要性,尤其快消类实体店。伪劣项目根本不去详细评估门店所在的位置,没有详细的评估流程和工作计划,想当然认为在什么位置合适,草草结束选址工作。
⑥总部招商人员比营运人员还要多。在考察总部时,如果发现对方招商的人员比营运办公的人还要多,就需要留心了,可能对方就是一个皮包公司,骗取一部分后又更换名称再骗下一波。
⑦合同条款混淆自愿加盟与委托加盟。比如说的时候是委托加盟,但实际签字的时候合同上却是自愿加盟,所有的承诺最后都无法兑现。骗子公司往往通过不断催促签订合同或故意安排下午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签署合同,让投资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核实合同条款。
——案例:知名品牌也难保靠谱——
往往投资者对于新品牌或品类加盟会自觉小心,但对于已有一段经营历史的熟悉品牌甚至知名品牌,会放松警惕,以致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先看几组案例:
01
案例:上岛咖啡
上岛咖啡,最早一批咖啡连锁品牌,早于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明星咖啡先行进入内陆。创始人陈文敏1998年在海南开出第一家分店。之后8位股东在内陆分区拓展加盟。
2000年之后上岛咖啡在内陆取得迅猛的发展,鼎盛时期门店数一度达到3000家。2014年-2015年上岛咖啡在内陆大举溃败,加盟店纷纷关闭,许多加盟商损失惨重。而今上岛咖啡多出现在低线级城市,门店数已降至500多家。
上岛咖啡的加盟条件异常粗暴:给钱就行。
品牌收取初次加盟费和后期续约费,加盟门店独立核算、自主经营。没有选址指导,没有员工培训,经营支持聊胜于无,甚至到后来食材采购也放任不管。从2014年到2016年,全国各地的上岛咖啡上演了多起加盟店主跑路的现象,许多消费者手握充值卡却无处消费。
在媒体的密集报道下,品牌一落千丈,各地经营的加盟商均受牵连,关店、转让、更换门头,不一而足,几十万元买来的招牌成了烫手山芋。
02
案例:汉丽轩自助烤肉
汉丽轩自助烤肉,韩式自助烤肉服务的连锁餐饮品牌,自营+加盟模式,2016年底全国门店数突破300家。汉丽轩以49元、59元一位的低价消费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群体。
然而近年来,汉丽轩频繁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品牌口碑遭受重创,加盟商经营受损。汉丽轩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出在它不完备的加盟体系上,其中一项条款是允许加盟商自行采购食材,由此引发多起食品安全问题。
要留意那些突然火爆起来的新加盟品牌,排队排到违背人性,比如为了买一个只图一时之快的饮品或甜品,居然愿意承受5-6个小时枯燥排队。这种情况一定要多方了解外界对此品牌的评价,实际体验产品和服务是否值得这样的排队等。
准备加盟前一定要做足市场调研。不要只听品牌方一家之言,所谓参观总部,考察旗舰店或者标杆店,这些都是在品牌方可控范围内的一种对外展示。不要怕麻烦,多搜集品牌方的第三方评价,甚至暗访品牌方指定参观门店外其他门店,多与其他门店的加盟投资者交流经营感受,多角度立体了解品牌可信度。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标注册、品牌保护就找商标快注!欢迎咨询各种商标注册问题^_^全国热线:40010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