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这四条规矩必须从小养成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或许有的家长会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孩子常常以哭闹、不吃饭要挟父母,很大程度上父母妥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所以,一味地纵容,觉得“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等,这样对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教育孩子,这四条规矩必须从小养成。
规矩一:不能有暴力行为
有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父母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规矩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三: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有的孩子总喜欢打断别人,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平时生活中遇到要有意识的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不礼貌的,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规矩四: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不是一味的惯着孩子,孩子犯了错要教他们道歉,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样,如果爸爸妈妈平时错怪了孩子,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从而教会孩子礼貌待人,诚实面对,并且有勇气。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树立好的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也是我们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via:育儿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