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税务部门的税收监管日渐严厉

大数据时期下,借力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税务部门的税收监管日渐严厉。
近年来,企业踩“雷区”的事情也是时有发作。据有关数据统计,仅2016年一年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担负刑事义务的企业财务人员多达6000多人。
那么,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才干做到有效辨认和防控税收风险,避开监管“雷区”?
在4月26日由天和智库(北京)经济研讨所上海分所与上海交大科技园结合主办,上海和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顺陆金融效劳有限公司承办的主题为《税民时期的企业税务风险》的公益讲座上,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副教授、注册税务师陈明艺表示,企业缺乏税收风险认识和管控才能是频繁“触雷”的缘由之一。
税收风险的类型
企业从设立到终止,每个环节都可能会触及征税问题,而税务风险自然随同其左右。所谓的税收风险指的是因涉税问题而可能引发的各种理想或潜在的风险。
从不同角度对税收风险停止剖析,依照不同规范停止划分,能够对税收风险停止分类,有助于深化调查税收风险,寻觅防备和化解税收风险的对策。
陈明艺以为,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这一类风险主要来自税务等执法部门的少缴税、晚缴税或是来自于企业多缴税、早缴税的风险。
二是不同税种产生的税收风险;按各税种的不同,可分为分税种税收风险。如可分为增值税风险、消费税风险、关税风险、个人所得税风险、企业所得税风险等多种税收风险。
此外,因违背征税申报、税务注销、发票管理等也可能产生税收风险。
企业面对的主要税收风险
企业高层对税务风险的态度、风险偏好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税收战略的制定、税收风险的注重水平和应对态度。
有的企业对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不够注重,只注重企业的产供销、财务剖析核算、利润指标完成,无视了税收风险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没有把税收风险管理归入到企业消费运营全过程,容易形成企业实践运营与税务核算、税务风险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此外,有的企业谋划人员的财务会计、税收政策、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学问欠缺,统筹谋划、综合剖析判别才能不强,很难使税收谋划真正获得实效。
比方某乡镇煤矿年销售额500余万元,销售对象大都是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进项抵扣少,普通征税人税负在9%以上。该矿停止税收谋划,选择小范围征税人身份(征收率3%)。
我们都晓得,为了可以及时调理经济表现国度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总是处于不时变化之中,全面、精确地把握政策,应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践顺应水平的不时变化,寻觅征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才干从而到达利益最大化。可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对税收政策可谓是知之甚少,这也给了企业带来了不用要的税收风险。
如何防控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能够防备和控制的,前提是在停止税收风险防控之前,我们需求明白税收风险防控的目的,也就是节税不等于逃税,该缴的税,一分不少,该享用的优惠,也一项不落。
在明白了税收风险防控的目的之后,就我们中小企业而言,防控税收风险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防止税务风险的发作,并正确地引导企业积极征税。一来,内部控制能够防弊纠错,进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牢靠性,为企业征税提供牢靠的根据,将征税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来,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运营效率。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局部,科学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高效、有序地消费运营。
二、借助“外脑”,防控企业的税收风险。
企业税收风险的防控离不开税收谋划,而税收谋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和系统工程,请求谋划人员不只要通晓税法和会计,而且还要知晓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学问,专业性较强,需求特地的谋划人员来操作。
中小企业由于专业和经历的限制,不一定能独立完成,因而,经过税收咨询外包化,能够定期对公司的税收风险停止辨认、评价、应对。
据悉,4月26日举行的主题为《税民时期的企业税务风险》的公益讲座是天和智库(北京)经济研讨所上海分所主办的财税dada进园区系列讲座之一,旨在协助广阔中小企业进步企业管理程度,熟习国度最新财税政策,对营改增相关规则有愈加深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