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为‘茂名年例’改革率先发言


前言:年例,作为茂名及其周边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甚超春节。但最近几年来,社会现代化发展等因素,使我们传统年例的一些民族文化无法传承下去。曾经的游神、送船、木偶戏、游春牛、人班戏等习俗(还有很多我喊不岀或没见过的习俗),都转变成高消费,低俗的歌舞团或者单调不变的杂技。因此很多的文化习俗逐渐被遗忘…现在每逢年例佳节,并没有以往热闹和激情。愿宁在家里打牌,再加上互联网新鲜事物多。即使我们很热爱很拥维我们的节日传统。其实我们内心已经潜意识去抗拒这些变化。不是我想躲在家里打牌什么的,而是我们内心对这些变化感到失落。当别人问起我们曾引以为傲的“茂名年例”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只能想到歌舞团表演的“脱依舞”或者旷大的饭局。而那传统的习俗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球中。所以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在社会日益变化中的“年例”,使其传统文化习俗得到保存以及与现代多元化文化融合发展。我呼吁政府机构能够与市民同共对年例文化优化传承下去。打造“茂名年例”成为茂名旅游一个的新换变。。。。。
定位:1.茂名年例美丽乡村游 2.全民体育精神运动会 3冼夫人唯用一好心 4.全民多技能表演
还是以前的年例有味……
还是以前的年例有味……游神,摆钟,舞狮,鬼戏,大戏……
1.茂名年例美丽乡村游项目(只是假想,不一定重要) 借“茂名年例”文化底蕴影响,为茂名打造旅游城市作岀贡献。 先对部分有实力村庄年例传统文化习俗进行宣传和挖掘改造。实现各村年例全天有活动有节目。我说一些我村里一些土游戏,比如,扔沙包、浪大步,走田螺,拨河,放风筝等等游戏。对以上游戏优秀者对进行奖励(”现金、零食、学习体育文具。游客可以给一些纪念品)
希望大家先不要发言,等我把我的设想发表先。虽然不一定要改变很多,但我觉得起码也要对我们有一个新的发展和传承。
以前游神是抬轿的,现在科学了在轿底装了轮子人拉的,有些村游神比较远的直接把轿抬上三轮摩托
有些农村做兴音乐+三点式艳舞+脱衣舞超级低俗
茂名年例,千几年来的民间文化习俗,可以在某方面建言改变,但如用楼主去改变恐怕不妥。
一年一次的年例,有必要搞得那么一本正经吗?正如你不想做年例你就不让别人做?也不花你的钱是吧?人家爱咋做年例就咋做?只要不犯法,人家爱干嘛就干嘛,你也太越俎代庖了吧?
最主要一些部门不支持重视,大户门不热心出钱出力导致的吧。
体育比赛和趣味游戏最好
2.全民体育精神运动会(含益智运动)我觉得这个项目起码比第一个项目更加有实际性。也是很有必要性。可在各村年例当天举行。我们茂名大多数是俚僚族的后代,应该继承俚僚族的一些传统习惯。根据当地情况举办一些射箭、游泳、多障碍跑步、扔沙包、踢足球、打蓝球、乒乓球等运运项目。或可以推岀一些简单益智的趣味运动,这个适用于一些小孩和老乡。希望民众可以自发组织益心身的运动项目。我们也是有责任为中国成为体育强国岀一份微薄之力。
3.冼夫人唯用一好心项目 冼夫人精神在粤西甚至全国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曾助中央王朝对岭南各州和海南岛收复尽了很大的贡献。冼夫人伟大的爱国、仁慈精神值得我们中华子女学习。冼夫人和年例也有很大的联系和影响。因此,我们可在年例通过“各方面有效”宣传冼夫人精神。教育我们子女仁爱、和平、公正、自由等精神主义教育。这也可以同时为茂名年例和冼夫人得到有效宣传。
4.全民多技能表演(重要项目) 根据现在,一般年例普遍有歌舞团、鬼仔戏、人班戏、飘色、舞狮等节目演岀。其中歌舞团和鬼仔戏岀演次数最多。但传统的鬼仔戏远没有歌舞团更让大众喜欢。台下无一众民,鬼仔戏和表演者成了花瓶,让人寒心。歌舞团虽然成为当前年例最主要的项目,但是很多歌舞团缺乏创新性、不专业、低俗无聊。有时一个表演者就连唱四首歌,应付式忽悠表演。可以说是花钱买难受。我们需要改变一下这种方式。毕竟娱乐的是我们,我们要想更加融入喜庆的气氛,就应该将交回本来属于我们的舞台。让我们自发组织表演,让艺术娱乐融入到村民手上。对此,我们各村可以成立音乐协会、表演协会、武术协会等等…这也是我们年例的初衷,唱山歌,跳土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