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岩电量大,五瓦灯泡炸。一夜亮了六七次,刚亮一会儿就熄哒”。儿时的农村,山是青的,是可以躲猫猫的,那里有伙伴们都认为最隐蔽,却总是被人最快发现的野猫洞。一位哥们儿我们整夜都寻不到他,其实他就躲在不远的稻草垛下面,但每当我们伸手去抓时,听到的是猪不停的“哼哼”,原来他和猪躲在一起,他虽然有猪一样的队友,但他成功的骗过了我们。水是绿的,是渴了可以直接喝的,那里有姐姐们教我游泳的樟潭,有哥哥们教我捉鱼的经路岩。尤其是夏天,时时张着耳朵听河里的动静,一旦听到炮响,就飞快直奔而去。一炮能炸到很多鱼,而我又能在水里憋很长的气,双手抓满鱼时,就会用嘴含住多出来的小鱼。一次一哥们在深水中不小心蹬到我,我一慌不打紧,重要的是嘴里的鱼直接下肚了,炒都不要炒了。那时,夏天的夜里是用来带着蛇皮口袋集体上山偷西瓜的,半路上搬不动了,就取出一个在石头上砸开吃掉。冬天的夜里是用来聚在火堆旁边一起听老人们讲鬼故事的。回家时不停往后面看,越看越怕,越怕越跑,越跑越快,进家门时比日本鬼子的动作还要粗鲁和凶猛。那时,父母考核孩子的主要指标是:放牛能不能把牛喂饱;砍柴能不能把大人压倒。还有就是不能让牛吃到庄稼,怕人家找上门。柴不能带树叶,因为有叶子不经烧。那时,可以挤在一间屋里看黑白电视,《封禅榜》、《西游记》、《葫芦娃》……立在屋外的天线需要不时转动,不然屏幕上会有很多雪花,我们都说是“蚂蚁搬家”。看到起劲处,老是停电,一停电我们就念起前面的那段童谣。
“老师好,老师好,老师要我写检讨,我检讨写不好,提起裤子就跑。一跑跑到鸬鹚湾,裤子才得穿,一跑跑到澧水桥,裤腰带才得套。”儿时的校园,没有太多的家庭作业,如果贪玩没做完,第二天上学时趴在路边上也能补完。尽管这样,有时还是做不完,想不出解答方法就咬铅笔头,还是做不完,老师会罚抄三篇,往往我们会手握几支笔来抄。这样抄字很丑,老师的批语往往是“鬼画桃符”,处罚往往是罚扫教室。小学时,老师会经常说:“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都信了,不过玩游戏时老是用它蒙住双眼找人。过后愧疚了,会亲手洗得干干净净。初中时,老师会经常说:“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里,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也信了,于是下决心长大之后当解放军战士,端着冲锋枪去解救美国人民,没有军舰,逮澡也要逮过去。至于写作文,无非就是扶老爷爷过马路,帮老奶奶挑水之类的。老师一看就来气,说是能不能换点别的写,我们就写帮妈妈扯猪草,天天都是扯猪草。男同学中没有几个是管得住手脚的,往门框上放扫帚,等着其他同学推门……可是,有时推门的是老师……往女生文具盒里放毛毛虫,等着她尖叫……撕掉过期的课本,用纸折成四四方方的打子和别人赌。我水平差,废纸折光了,每上完一课就撕掉几页,往往到期末时厚厚的课本只剩下几页了。总是喜欢下河洗澡,老师偏偏不许。一次老师搞偷袭,先是镇住帮我们看书包和衣服的同村小妹妹,然后突然出现在河岸上,其他伙伴束手就擒,我仗着能长时间憋气,钻入水中死不冒头,吓得老师连衣服都不脱急忙跳下水把我拎上岸。先是武力惩罚,屁股都打肿了(换成是现在,家长早就找老师麻烦了,悲哀,后来妈妈知道了又补了几棍子),然后是文攻,检讨写了一遍又一遍,再然后我就默念前面的童谣。
“男娃儿女娃儿不合伴,夹在中间不好看。”教室的窗户用报纸糊着的或者用尼龙纸遮住,这些脆弱的装备,在我们自制的弹弓威慑下,往往千疮百孔。冬天冷起来,我们就会提着自制的火笼儿上学。家庭条件好的,就烧炭。像我家里这样穷的,就在上学的路上捡柴烧,没烟了再提进教室。有时我们会用废弃的铝制盒子装着黄豆或苞谷籽儿,放在火笼中烤着吃。有时嫌不够旺,就会取掉圆珠笔的笔芯,用笔筒当吹火筒。上课时我也敢烤从同学那里要来的黄豆,有时一不小心烤爆了,黄豆四处飞,老师就会将我连人带火笼踢出门。有时校长看我站在门外就会询问我犯了什么事,我就弯腰假装捡垃圾。老师觉得很多男生表面老实巴交,暗地里老干结巴事,就经常把我们和女生的座位编在一起,真还让我收敛了许多,因为同学们会朝我念前面的那句童谣。
“一开二三里,停了四五回;修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总觉得人家开着“包车儿”好抖色,好品格儿,但不要认为我们有多么大的理想,我们不是想着长大后也能开“包车儿”,我们最希望的,是这个“包车儿”一不小心开下坎翻掉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捡个轮胎,搬到河里当救生圈逮澡。当时乡政府有辆吉普车经过路过,貌似除了喇叭不响全身都响,动不动就熄火了。然后再启动,又停了,再修理,开了一会儿,又停了,最后一大帮人跳下车推着车走。我们就在后面大声反复朗诵前面那段词,当然更希望他们把这烂货扔掉算了,哎,幼稚吧。
刀刀催人老的岁月,箭箭穿人心的回忆。哎。美丽的农村,快乐的童年,已经被所谓的文明、进步和无休止的私欲糟蹋光了。当我们老得走不动的时候,会不会因这些回忆而伤感流泪呢?不得而知。
“板板打,虫虫儿飞,一飞飞到嘎儿屋滴去。嘎儿不赶狗,咬到虫虫儿手,嘎儿不杀鸡,虫虫儿要回去。”
楼下继续。
好吧 我承认我被触痛了
文采飞扬,字字句句带着我进入了儿时的回忆中,那一幕幕再一次浮现脑海,感谢楼主如此传神的描绘。。。
回1楼:“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女生跳橡皮筋用的。
回2楼:真的吗?说说你童年的故事吧。
回3楼:很想听到女生们童年的故事,你说说吧,在这里分享一下吧。
排排坐,气果果,你一个我一个。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哈哈
后面两本书记忆比较深刻。记得那时英语老师一叫我们自己念。全班每次都是“wate""is" "you"""name" 每次都这样。把这老师气得哟。小学时每个学校都有两副巨大的图像,一个是雷锋的,一个是列宁的。教师前面也贴的有”小学生守则“还记得那时一个同学特调皮,老师直接把他抱起来,像扔篮球一样的,直接扔到小学生守则上面,叫那同学好好上去学学。结果那同学碰的鼻子嘴巴都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