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向管理会计转型

“管理会计”四个字,现在越来越火,是一个热门话题。2014年,可以说是我国的管理会计落地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也提出了传统会计要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想。为什么要强调和鼓励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根据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最重要的是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的一个工具,属于管理层,先管理,后会计。
其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意义。
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功能相比,管理会计却将过去、现在、未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或其他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和延伸,为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做基础。
控制现在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及时修正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
筹划未来的主要形式是预测与决策,现代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
管理会计将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三方面的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职能,管理会计的意义就凸显了出来。
然后,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别。
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最根本的区别是,传统会计主要管理资金,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为自身寻求宽松的资金运作空间,并达到企业价值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会计活动。管理会计则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考虑的不仅是资金如何高效地物化,还考虑物化后的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进行配置。而且,管理的对象还包括人,它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与控制会计实现对人的成功管理;通过有效的激励安排,达到人、岗位、财物的高效搭配,从而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
最后,时代的必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悄然发展起来,传统的会计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给传统会计又一重击,所以转型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各项政策的发布,也正在说明转型的必要性:《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一共提到管理会计23次,重点谈及要大力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对于经济发展和组织管理的工具作用,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所以,传统会计要及时的往“管理会计”转型,这才是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要因为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而固步自封,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在管理会计发展的前沿。
我国推出的管理会计(mat)是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证书,结合了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传统会计转型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