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2011年3月23日至25日,第19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搜狐it作为“ccbn”的官方指定合作伙伴,将对展会现场进行全程图文报道。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和双向改造,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提升广电网络整体水平,从而确保广电在三网融合竞争的中取得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广电网络需要大量采用双向改造的技术,在目前采用的技术中,哪种技术方案更适合中国有线电视网的实际。我们邀请行业嘉宾与您一起探讨。
以下是本场高端对话的文字实录:
吴纯勇:尊敬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搜狐it、慧聪广电网、融合网共同打造的ccbn2011高端对话现场,我是融合网的吴纯勇,负责本场高端对话的主持。今天对话的主题“有线网双向网改造技术的选用”,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五位嘉宾来到高端对话现场。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分别是中广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理事姚永,天威视讯总工程师徐江山,成都康特董事长龙永庆,无锡雷华总经理的王宏,中广有线扬州分公司总经理杨春生。
姚永: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一个退休的人,对双向改造很感兴趣,现阶段主要工作是研究主要双向网改的技术。
徐江山: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跟各位专家一起和各位网友见面,探讨中国有线电视网改的一些问题。
龙永庆: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成都康特公司的龙永庆,我们致力于在广电三网融合建设方面提供方案和服务,借此机会与各位专家一起讨论关于三网融合网络建设,实现三网融合的相关技术问题,谢谢大家。
王宏: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无锡雷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很荣幸与各位嘉宾共同探讨与交流对双向网改技术的基本看法,谢谢大家。
杨春生: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中广有线扬州分公司总经理杨春生,很高兴今天跟各位网友以及各位专家共同探讨我们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一些经验。
吴纯勇:五位嘉宾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现在进行第一轮问答环节,请姚永老师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我国双向网改技术基本情况,如,我国双向网改目前共有哪几种标准?
姚永:好的,我把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一个基本汇报,从去年情况看,2010年我国双向网改用户数呈现了一个翻番的格局,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昨天的ccbn2011主题报告会中提到,目前我国双向网改覆盖率达到500万,但我认为,覆盖率与渗透率从概念上是不一样的,根据去年我们从全国近200家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方面调查的结果来看,全国渗透用户达到1100万,大概采用cmts方式的为500万户左右;采用eoc大概为250万户左右。
2010年,各种双向网改技术发展的都很快,主要集中在机顶盒层面,仅北京地区的歌华有线在去年就新增了100万台高清互动机顶盒。
今年我们预测可能还会翻番,双向网改用户的渗透率有望达到两千万以上,明年可能还会有上千万的量,这两年我相信只会比我说的增长更快。
从技术角度,现在确实技术非常多,广电最早开始的技术是最多,目前发展也是比较好的,去年一年增长也是很快,而且我们预测今后一两年之内增长还会比较快,因为原来部署cmts地方,增加一个内置模块就可以把机顶盒变成双向这个成本比较低,而且作为交互,双向互动电视这块来讲,回传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这种方式会发展比较快,其他很多地方后续双向改造方案还是采用eoc,目前总局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主导方案cmts是主要方式,在eoc方案当中目前推进是高端到低端,有很多人提出这两种方案有置疑,这次有一个专门的展会,实际测试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从频谱利用率,速率,qos保障,多项指标还是比较领先,方案验证看应该是不错的,是因此我们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从去年总局7月份推荐看,当时各种方案比较即使倒推回去,在几种方案里面比较起来,比较好一些,因此我们推荐,这是对的,还有几种方案也不是不好,不是有多大缺陷,但是相对而言稍微差一些,大家一直对中国eoc市场太混乱,标准太多,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希望更好集中一些,这个背景下,现在应该说其他方案也都开始进行,本身也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我认为每个地方可以选择你应用起来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案,当然一旦标准统一了,我们大家应该考虑,为整个行业发展有利,站在一个小局部看,接入网没有统一要求,之所以要统一标准,目的是什么,作为运营商要降低建设运营成本,这样标准统一,规模越大,自然发展后劲越大,你一小投这样没有办法发展,成本也不可能降低,后续也不可能有更好的良性发展。
这次展会我看到又有一些新技术出来,但我比较主张采用ofdm调制相结合。下一步我相信在大家都努力起来做双向改造形势下,eoc会发展更好。
吴纯勇:再次感谢姚永老师为我们大家所做的全局性的介绍,作为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对于当初自己选择双向网改有各自的体会和感受,下面有请天威视讯的总工徐江山徐总为我们介绍一下深圳地区的情况。
徐江山:目前深圳天威这面面临的主要任务还是如何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继续提升,我们现在仍然是强调在竞争环境下做到一个广电视频专家的角色,这个视频专家角色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强调以视频业务为主,所以我们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推出了高清双向这样一个业务,所以这两年一直致力于业务推广,目前来说作为天威在去年年底达到从市场角度来说,推广角度来说已经达到20万台高清互动双向机顶盒规模,同时在深圳有宝安区、龙岗区进行数字化转换,也推高清双向业务,高清双向比例达到30%,所以整个深圳地区现在高清机顶盒是有50万台。
从业务层面来看,在强调视频为主的同时,我们仍是要强调融合视频概念,主要体现在作为运营商现在国外运营商也好,还是电信运营商也好,还是互联网运营商也好,现在都强调融合视讯概念,不同视频源到不同的网络不同的终端,今天可以实现无缝跨接,并且可以进行管理,这块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是一个新的特点,我们围绕这样一些课题做一些后台的规划,实施工作。从业务角度是这样,作为天威还有宽带业务,宽带业务个人宽带用户上现在还是保持在一定市场规模,具有一定的盈利水平,去年用户超过30万户并且还有增长,这块在发展中。
从我们来说在整个三网融合这样一个跟电信,互联网竞争过程中我们讲了第一个观点着力发展视频业务,第二观点着力发展宽带业务,因为今后来说这种互联网电视发展可能会对我们传统网站产生竞争,这种提供管道业务,甚至智能管道业务应该还是我们立足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加强宽带业务发展这是我的理解,作为语音业务也要,从业务角度说,我们对话主题上来说,在整个接入网这样一个专业化改造课题里面,大家都知道天威一直是选用cmts技术,这样一个标准,实施这样一个改造,这个改造在2002年已经完成,天威100多万用户已经完成,现在就是在考虑怎么样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做一个优化升级,升级分两个方面,对于基础设施包括光线,机房布局,第二优化怎么提高用户接入带宽,提供大带宽业务,这样对于整个技术体系选择上刚才姚老师也提到有一些技术,天威因为目前技术体系包括网络体系,所以我们更多第一个从技术体系,对资产继承性考虑,更多从产业化支持角度考虑,第三方面更多从一个标准化支持角度考虑,所以我们认为基于协议技术仍然是我们目前这样一个选择,当然不是说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不做一些优化,比如说现在围绕这个类型技术也有不同的选择方式,特别是从前年的ictc天威在国内率先提出这样一种概念,到去年有厂家,去年年底在ictc上方案跟中兴华为都做了一些展示,包括今年技术更加成熟,这样的话对于下一步这样一个围绕这个技术主流下改进方式会有更多的选择,这是一种技术。
另外在北美也做,把两种方向,一种是更加集中,以更小空间占用率,更小能耗提供资源,提供一个融合的业务,并且ifog也是围绕射频技术,对传统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都有这样一个优势。
吴纯勇:再次感谢徐总整个介绍深圳那边的发展情况,当初我们选择对话嘉宾的时候,我个人也在想,深圳作为12个试点城市,又是一个上市公司,又具有地理优势,沿海城市,诸多因素促使深圳地区有了多重的身份,深圳地区有线行业近几年的发展也代表着中国有线行业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缩影,在这样情况下想邀请徐总邀请过来的初衷,看看有线行业在当地双向网改情况。除了深圳地区的有线行业发展之外,今天我们也很有幸邀请到中广有线扬州分公司总经理杨春生,想请杨总围绕扬州有线行业的发展做一个介绍。
杨春生:扬州宽带网建设起步还是比较早,我是有线电视网络方面一个老兵,从90年代开始筹建到现在仍然还在有线电视网络上奋斗,扬州有线电视宽带网在98年开始建设,那个时候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当时我们有线电视网主营业务是广播电视,但是宽带上面跑几个,因为它的质量,建网理念又不是太先进,没有钱,当时建的网跑宽带不是太理想,免费送给用户是没有问题,当你商业运营,就肯定会影响到用户的收视效果的,这一点现在也不是特别好处理。
2000年左右,一些中小企业向我们推荐相关的双向网改技术、产品,质量可靠性就成问题,实验结果也不是太理想,当时就没有进行下去,一直到2001年,我们当时成立了一个宽带数据公司,通过这个公司可以向社会提供宽带服务,建这个网我们当时也有一番讨论,怎么建,当时还有ip,咨询很多专家,有些专家讲,如果你要进行一些商业化的运作,提供一些可信贷的服务,特别是给银行,应该使用atm,不是atm银行根本不用,但是现在来看,还是ip化是一个发展方向。
在当时这样的争论下,我们采取了路由器和交换网并行的方式——路由器网络主要是给商业客户,比如说银行、重要的企事业单位;而交换机网络则主要面向千家万户用户,这两张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网络整个建设周期为一年左右,一个网大约建设周期为半年。
从目前扬州地区开展的双向业务来看,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向社会上提供宽带接入,扬州老百姓在宽带上还是比较幸福,几百块钱可以享受上,06年到07年扬州开始进行数字电视整改,我们向用户提供方式就是双模,两跟线接入机顶盒。在我们江苏应该来说我们是第一家采用双模机顶盒,当时提供一半是单向的,我们扬州提供是双向的,扬州所有小区城区我们铺设有将近20万交互,这个凡是铺了交互网我们提供双模机顶盒,机顶盒提供交互业务在扬州全部的免费,提供有大概根据我了解,这个业务不是我们公司经营,是我们另一家公司经营,他们业务根据我的了解就是大概我们中国大部分省市在数字电视平台上提供业务都能提供,09年我们有两位重要领导人,一个是位是我们国家领导人,还有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都到扬州看过,当时他们评价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感到在宽带网络建设这一块应该说扬州还是走了自己的路,还是比较成功,那么从维护情况看,我们还有一些其他地方采用其他的方式,那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我们无论在网络传输速度,稳定性和维护上,我们应该来说有明显的优势,扬州常年的我们十几万户经过双向网宽带,有线电视每家每户都有,目前扬州地区接入宽带业务有7万户,日常营收看,宽带收入已经超过数字电视营收收入,成绩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作为我们基层单位,我们非常关心三网融合的进展,我这里也提一点我自己的看法,一个就是我觉得步伐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下面广电积极性都很高,但由于没有很明确的相关政策与细节,关于双向网整合的,一个是双向网必须要改造,第二指定到户标准,到户带宽不要再争议了,只不过是三五年实现还是长一点时间实现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要注意这些不需要争论了,应该有一个能够满足未来要求的措施办法或者一个要求,我们这么做第一个能够动员世界上或者我们国内一些厂家,围绕新的要求研发生产,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向市场提供大量的通用的有用双向网改造的设备,第二给下面特别是基层广电同志指明一个方向。如果这个事情再拖下去花的冤枉钱会越多,效果也越差。
刚才天威的徐总也讲了,现在网改更多考虑过去资产,但是有些东西“不破不立”,抱着过去老设备不发展只会拖累着我们,现在不淘汰将来花的钱更多。还有时间不等人,我们知道三网融合作为中国电信一部分,他们具有人财物方面的优势,他们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计划要搞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