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有关部门能告诉我们,放在“青蛙”里的旧衣物哪儿去了?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这是杭州的新闻,那我们绍兴的“青蛙”呢,说是慈善用途的旧衣物也是这样吗?也是被买卖掉了?在为某个企业赚钱?哪个部门能说明下~
塞进“大熊猫”的旧衣到底去哪了?杭州电视台记者详述暗访经过,看看负责回收的申奇公司怎么说
2014年开始,杭州很多小区门口多了一个“大熊猫”,很多人会将家里不用的废旧衣物放进“大熊猫”里,用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昨天,杭州电视台《民情观察室》栏目播出了一期15分钟的新闻《“熊猫”肚里旧衣,究竟何去何从?》,报道中说,记者通过两周的跟踪采访发现,回收公司当初承诺的慈善用途,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暗访记者讲述采访经过昨晚,快报记者联系到该栏目记者,她介绍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记者说,他们是两周前开始做这个调查的。调查采访的起因,首先是上海发生过旧衣回收公司利用慈善名义,把衣服直接转手卖给废品回收站或二手市场,从中牟利,还有一点,杭州“大熊猫”用了两年多了,其实很多人都想弄清楚,那些有需要的人到底有没有收到自己爱心捐出去的衣物?记者在网上买了个追踪器,是用来防止老人小孩走失的,有定位追踪功能,放在了自己的一条旧裤子里,用针线缝好,投到单位附近小区一个“大熊猫”里。然后她联系了杭州主城区“大熊猫”的回收机构——杭州申奇废品回收公司的负责人。对方说,回收的衣服在清运过后,直接到公司分拣中心过磅,入库,之后分拣,适合捐赠的衣服挑选出来,清洗、消毒、烘干、熨烫,然后打包入库进行捐助。剩下来的会进行循环再利用。而且,回收人员会穿工作服和工作牌,车辆有申奇标识……“第二天,他们公司的人就来了,但不像他们公司承诺的那样,这些回收衣服的人并没有穿工作制服、也未戴任何证件,来回收的车子上也没有他们公司的字样。”记者说,拉这些旧衣服的货车上写着一家名叫“远灿贸易”公司的名字,她非常好奇,于是跟着手机定位跟踪器,决定继续跟踪自己衣物的去向。
记者开车追着追踪器,一路跟着货车,发现这些废旧衣服运到了留泗路附近。
没过多久,从手机安装的跟踪器App软件上看到,跟踪器又开始继续移动,这次上了绕城高速,直接驶向上海方向,从嘉兴东出口处下了高速。
记者独自跟着货车一路追踪,几个小时后,从定位图看,藏在旧衣服里的追踪器静止在了嘉善县东信路111号,这附近有一家企业,没有厂名、也没有公司名称,进去后看到,仓库里堆放的,全都是旧衣物。也就是说这批从杭州运过来的旧衣物,被放在了仓库深处的角落里。
记者说,一直等到第三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她看到一辆嘉善牌照的空货车,开进东信路111号院子里。经过4个小时的装载,这辆载满旧衣物的货车离开嘉善,进入上海,然后开到江苏太仓港的出口时才下高速。
在距离太仓港不到10分钟路程时,这辆嘉善牌照货车突然拐进一条村道,在看上去像废品收购站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后卸货。
记者说,她装成有旧衣货源的卖家,走进里面一个仓库发现,工人们正忙着把刚运到的旧衣物进行拆包、分拣、熨烫等,而另一侧仓库则码放着处理过、被压成统一大小,并且用塑料薄膜仔细打好包的旧衣物。
这里的老板告诉她,往这里送货的卖家来自全国各地,只要能保证货源质量,回收旧衣服的生意还是蛮赚钱的,“你收得便宜,卖得贵,利润都在你那里了。回去把老款的、破的、脏的清掉,出的话价格也蛮高的,一吨大概四五千块钱。”老板还称,冬天的旧衣服没有夏天的值钱,如果货好的话,他还能出更高的收购价。“其实我们还是没弄明白,我的衣服到底去了哪儿,也许在太仓港出港了,也许卖给个人做生意了,也许被别人成批卖了,或者流入到二手市场或网上去了,又或者被我们买回来了。”昨晚,记者说。
申奇公司总经理回答快报记者提问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网站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拥有员工200多名,技术人员10多名,高层管理人员10名,连锁经营直属和加盟回收网点20个,处理中转站6个,专业性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2个,总经营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市区内中转回收废旧物资、环保清洁的厢式小货车10辆,运输大货车8辆,具备社区回收网点连锁经营和专业性分拣集散中心规模。公司再生资源物资年回收量总计为8万多吨,是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昨晚9点40分,快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官方网站上的一个手机号码。电话那头,对方说自己就是公司总经理李申奇,他接受了快报记者的采访。问:网上有媒体说,你们公司回收的废旧衣物,最后去了江苏太仓港?
答:我看到了。问:江苏太仓港有你们的分拣中心?
答:嗯……这个是没有,我们也会仔细调查的,明天会有个结果。问:有媒体说,你们从“熊猫”里回收出来的衣物,被“远灿贸易”字样的货车运走了,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我们有物流上的合作。问:不是说由公司统一运吗?
答:我们也是企业啦,上上下下也要运营的,所以有些物流请他们帮忙运。问:那么像这样合作的企业多不多?
答:这个嘛,我具体不知道,要跟副总再问问。问:你们公司的“大熊猫”有多少?每天能回收多少衣物?
答:1800多个吧,每天三四吨。问:回收的衣服,多少用于慈善捐赠?
答:10%吧。问:剩下的90%呢?
答:买卖掉了嘛,一部分买卖,一部分利用。问:目前你们捐了多少衣服?有没有统计?怎样跟踪?
答:这个……这个……我也不太清楚,肯定有统计的,我手头没有,说不上来,跟踪?我们都跟部门说的,他们要我们捐就要捐啦,剩下的你也知道,企业嘛,要运营的,要买卖的。问:能不能再帮忙问下你们的副总,跟公司合作物流的大概有多少家?我可以等你电话。
答:好的,十分钟后我会打的。十分钟过后,记者没有接到回电,昨晚9:52和10:03,又两次打这个手机,均处于通话状态,截至昨晚11点,也没再接到对方来电。
杭州城管委昨晚回复针对杭州综合频道报道《震惊!你以为捐到熊猫肚子里的衣服是做慈善?记者追踪真相竟是……》一事,我委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联系申奇公司,明天上午进一步就此事约谈该公司,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向社会及媒体公布。
绿色浙江公益平台昨晚回复2014年4月,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以及其同盟企业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开始在杭州市区设立大熊猫旧衣回收桶,目前杭州共设立“大熊猫”回收点约2000个。
昨晚,绿色浙江公益平台回复感谢各位对大熊猫回收废旧衣物工作的关注。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我们就陆续收到相关报道,并且尝试推动监督工作,今天的新闻,我们已经看到并且第一时间也在我们自己的群里和朋友圈转发了这个消息。从第三方推动的角度上,一方面,我们绿色浙江客观地看待企业在处理低价值废弃品有市场导向,不排斥其交由下游企业处理,也理解企业在公益项目运营中的商业考虑;但另一方面,如今多家单位共同推动废旧衣物回收利用的现状下,我们绿色浙江也希望能够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自身一起,共同推动项目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我们拟于31日下午组织与记者交流,并会尽力协调能够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对话,协商如何共同推进监督机制。都市快报记者董吕平
这些机构若发公益之财,极其无耻!戳亮下面大拇指,
期待相关部门查个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交代!

“衣循环·爱循环”绿蛙废旧衣服回收项目于2015年4月在我市越城区及高新区相关街道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大家也纷纷献出爱心,2015年在试点街道已收到旧衣91.56吨。合作企业将8成新以上的旧衣经过分拣整理等处理后,从2015年6月开始,根据社会需求,由市慈善总会、市慈善义工联通过“送衣进社区、进山区”等活动,为越城区、高新区社区困难群众和四川、诸暨、新昌等困难群众送去了部分旧衣,数量为22804件;还有部分挑选出的8成新以上的旧衣,进入“绿蛙”爱心驿站和社区“爱心驿站”,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可以直接领取。剩余8成新以下的旧衣通过合作企业进行再生处理,企业也已在市慈善总会建立“绿蛙爱心基金”,将旧衣再生处理的部分收益注入基金,用于困难群众救助,2015年共注入资金27468元。在2016年元宵节期间,已通过该基金在越城区及高新区社区开展困难群众的关爱活动。
感谢广大市民对该项目的参与和监督,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能给我们提供有需要的困难群体的信息,我们可以为他们送去合适的衣物。

我也想知道,我们小区也有熊猫

人心乱了,什么坏事都有人做,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出来治理呢?法律在哪里?

我们小区门口也有绿蛙,真心不知道去向。这个就好比是垃圾分类,你是分类了,垃圾车一到,照样一窝端。

绍兴一年约回收100吨废旧衣服
2016-02-17 10:48:46 来源: 绍兴日报
绍兴市首创的废旧衣服回收项目已满一年了。这一年来,回收情况怎么样?市民愿意捐吗?记者昨天从绍兴市慈善总会获悉,全市123只“绿蛙”去年总共“吃”下100 吨左右的废旧衣物。“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料,说明广大市民是认可这个公益项目的!”市慈善总会有关人员惊喜地表示。
由绍兴市民政局、市慈善工作办公室主办,市慈善总会承办的“衣循环·爱循环”绿蛙废旧衣服回收慈善公益项目,去年初开始在越城区、绍兴高新区启动试点,后来又在柯桥区、嵊州市及上虞区的一些社区和商场零星增设了回收点。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办公室主任章东江介绍,一年来,回收的各类衣物按照平均 250克一件来算,100吨左右就是约40万件。八成新以上的旧衣服,统一洗涤消毒、分类整理、打包装箱后,用于济困;过于破旧、不可用的旧衣物,委托企业进行技术分解、处理。据了解,受委托的这家企业,位于袍江马海工业区,拥有国内领先的涤纶面料分解技术,可轻松处理占比最大的涤面料废旧衣物,然后以原料的形式出售给下游企业。按照合同,其中的一部分收益将返给市慈善总会,充入市慈善基金账户再用于公益慈善事业。

有做慈善就行不管多少大小,家里的旧衣服没处扔,都破坏环境了

我支持你的观点

听小区收旧衣服的外地人说,青蛙里面的衣服是拿去卖的

关注求真相

中国每年200万只被抓猫狗去哪儿了?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题为“令人震惊的照片”,讲述了中国临潼一家皮草店,当街悬挂了几十张动物的真皮叫卖,售价4000元人民币起,不少是狐皮狼皮,还有猫皮狗皮。
尽管店主解释说明狐狸和狼的皮草来自人工繁殖场,猫狗皮也来自合法渠道,但是外国人仍感震惊。
也许你还不知道,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皮草消费国之一,也是主要的皮草动物养殖国和皮草加工贸易国。每年屠宰的狗和猫超过200万只,并将狗、猫裘皮制品大量出口到欧洲,目前欧洲裘皮市场交易中85%的货源来自于中国所谓的饲养场。
这些动物毛皮到底来自于哪里?
这些动物皮毛大都来自偷盗的家养或者流浪猫狗。产业链的形成及利益的驱使,很多人开始在小区抓流浪猫狗或家养宠物,它们被偷盗后经过残酷的长途运输,最终到达皮草商贩手中被放血剥皮,过程十分残忍。
为什么选择狗皮猫皮?
“市场上一张好一些的水貂皮要八九百元,但猫很好找,尤其大街上的流浪猫狗很多,所以其制衣成本要远远比别的动物皮衣少得多。同时,现在一些好的动物皮很难找,所以企业用猫皮来代替也不足为奇。”一位皮革研究所老师说到。
狗和猫制成的皮革和皮草制品会被贴上是牛、羊等动物的标签,出口到全世界,卖到毫不知情的消费者手中。如果你穿着使用皮草和皮革,那么你很难知道自己正穿着谁的皮肤。
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利益?
管理动物屠宰场的相关人员曾透露:一些商贩会把这些狗皮漂白,或其他方式清理,有一部分将由走私者偷运到国外,做成高尔夫手套。
还有些商贩把狗皮卖给皮具加工厂,做成各种各样的真皮手套出口到国外。很多猫皮狗皮被制成裘皮大衣,仿冒高档皮草以高价卖出。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卖野生动物毛皮的,其实都是狗皮制成的。用双氧水、氨水和自来水等按比例进行调和,倒在狗皮上,狗皮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在上面画圆圈或“水波纹”等,想变什么动物的皮就画什么花纹。最后再制作眼睛、鼻子和脚掌等,一张普通的狗皮就变成了野生动物毛皮。
穿猫狗皮服装的危害
裘皮上衣和大衣、围脖,以及长筒靴装饰、发卡装饰、宠物和儿童玩具等,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皮草的身影,只是很多人难以分辨真裘皮和猫狗皮。
每件猫皮大衣使用的猫皮少则两张,多则七八张。由于动物死后,毛皮很快就会腐败变质,所以那些被用来做皮衣的猫皮基本上都是现杀现剥的,整个过程十分残忍。
猫狗毛会对部分人群的健康造成损害。由于很多人对猫毛或狗毛过敏,且这部分人在过敏人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猫毛皮大衣很有可能作为一种过敏源,诱发疾病,甚至加重病情,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
猫狗皮草背后的真相
(视频时长05:31,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这是原文地址,里面有清晰视频: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4Nzc4Mw==&mid=403235927&idx=4&sn=9813d86199aefaeedc641248d5470699&scene=4#wechat_redirect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看慈善总会的回复,处理的流程和杭州的差不多咯?8成新以上捐出去,8成新以下,就被企业卖废品了。呵呵~~~
谁来监管8成新到底如何界定呢?

我到认为慈善机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不要做了,买悼的旧衣服怕是做做人力成本都不够。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希罕这些旧衣服。与其说是捐赠,实质是给了你们这些城里人丢悼旧衣服的一处好地方。

这记者胆子真大,揭了个仅次于红字十会的黑幕,就不怕亲朋好友被放冷枪??

这些人、这样的人是中国真正的希望。

对呀,我们也有好些旧衣服放到青蛙里面呢。。。

列下数据:
2015年已收到旧衣91.56吨。
“送衣进社区、进山区”等活动送去旧衣22804件,还有部分进“爱心驿站”
2015年共注入资金27468
这个企业也真好赚,无本生意!

行善积德做好事,如果能将群众捐赠的衣服全部及时转送给西部等地区广大贫困群众,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是广大群众期待和盼望的。也是设立“大熊猫“、“绿青蛙“的初衷。但是,如果有人(单位)趁机将广大群众的爱心捐赠据为己有,营私舞弊,牟取私利,那么,这些人就是猪狗不如的黑心贼了!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应当严惩!

这个观点还是有些道理的,很多人以前旧衣服扔垃圾筒嘛不是个事儿,捐捐弄弄怕麻烦,现在好了青蛙嘴里一塞,好几次看到有些年轻人折都不折理都不理,就那么一团给塞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