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看客现已经明白,我们绍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当下是不是能一步到位(建地铁或同时建高架)?
2、要清楚,我们现有的规划项目,包括前年和去年既定的项目中(商业引进和道路建设等),有几个像样的项目?凡是单涉及绍兴本市的,总是拖拖拉拉,也不会有一个部门站出来说明一下(比如孙曹公路为何没通、地铁项目是否改线、城西商业项目为何不提及)
3、三区融合先开通这么一个通勤铁路,不仅时间上可期待,效率上可保证(毕竟只是一段,人家通了,你不通就可对比对照了),效果上可替代,这是联合三个区目前为止最实惠的路线。
4、就交通而言,三个区对比,越城的交通状况最差,当然和本身旧城路小有关,但也和交通规划不作为或权责不清有关。在通勤铁路的基础上,作为三区融合的结点越城,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融合的准备?(许多细节的处理要像上虞、柯桥学习)
5、打赌,重复我一年多前的预计,绍兴的地铁造不起来还会继续拖着。(像早餐摊位取消、公交一元制、搬一中、米行街拆迁之类的小事都犹豫不决,要七嘴八舌搞七捻三的考虑很久)要建造地铁,就要先消肿,把越城区的人口密度降下来,分散掉。。。。
地铁,通勤二选一
我也希望通勤铁路能通到绍兴各县市区,就像温州的市域铁路,但是我们这些老百姓能作的了主吗,绍兴始终要大搞地铁。还不如让绍兴地铁的机会让给温州,让温州的市域铁路给我们。这样,绍兴的三区、加上诸暨、嵊州新昌都能通上市域铁路
人流没有,信不?亏本,你信不。我到觉得还是公交加密比较实在,上虞到柯桥,104国道和329国道两条,每三分钟一班。BRT每五分钟一班。
呵呵,其实绍兴这个城市,公交加市域铁路已经足够了,公交可以服务绍兴三区,市域铁路可以服务全绍兴范围,如果建设地铁,诸暨、嵊州新昌都不知道猴年马月能通上地铁。划不来
绍兴这个城市就是适合自驾车+电动自行车,城市建设就是以行车快,停车易去考虑。有效率的城市就是有未来。绍兴不是大都市。
你这个人就是适合梅干菜+臭豆腐
绍兴除了自驾车+电动自行车。其他完全可以学习佛山,佛山那几条根本不是地铁,而是市域铁路,佛山的五个区都已经连接到了。虽然绍兴还有诸暨,嵊州新昌这几个县市还没撤县置区,不过绍兴只要五六条市域铁路上马,三区加这几个县市区肯定全部照顾到.没必要建地铁这么麻烦..
地铁不形成网络并不会有太大的便利,如现在的杭州,一二条线的价值就是通勤或流动人口转站。
而要形成上海这样的网络是绍兴不可能承受的。
还要看你地铁多少时间一趟,如果间隔短人少,地铁公司吃不消,如果间隔长地铁的价值又低。
通勤电车实话我很嫉妒陶堰东关。但是通勤电车的开通可以拉近三区的时空距离感同时也是都市必备的项目。建设和开通对绍兴的影响是毋容置疑。但是鉴于客流所以我建议将上虞到绍兴的公交车减少到1趟车就好。到镜湖柯桥的可以走329,当然不说司机也是走329因为拉直后更近更快更方便。鉴于道墟没有公交车到绍兴可以开通道墟延329分别到绍兴和绍兴北站的公交车。
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永远就是小绍兴
又想起,当时建造中兴路,E网也不是有好多叫嚣,建那么宽的马路……
现在呢?
开通电车比公交车运载多多了,闹细胞得佬的上虞佬!只会造成公交车和电车争夺客流的情形。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就不要吃那么多!
开通地铁一步到位
地铁效率还真不如通勤铁路,目前国内这种概念的地铁连接这么大距离的地区只能造成效率下降,实际上,中国目前轨道交通各自为政的问题很突出,地铁也不是万能的。
要是把温州的市域铁路与绍兴的地铁互相交换一下就好,因为像经济发达的温州才是适合造地铁,而绍兴经济在中等水平,建市域铁路应该足够,说不定市域铁路建设范围可以到达绍兴各县市区,如果建地铁,都不知道猴年马月建到各县市区
要
要让通勤热闹起来很容易啊学习滴滴免费或者补贴乘坐,让你们有依赖了再收费
还可以把火车站附近的商业氛围搞起来,玛格丽特不死不活n多年。
大家方便才是真的方便
火车站地块活不活最大的问题是城北桥的交通堵塞问题,这么堵的地方没有谁敢停留,所以城北桥的交通应该好好规划一下,造通勤铁路以后老火车站会热起来,没有交通配套一切都是空的。
你觉得呢
他是一个袍江人。这一点你必须清楚。
你驾车从盖北跑到越城,你猜你会用几小时。
其实日本的公交车和电车都是软座。绍兴开通用动车虽然难看点但是做的舒服用电车虽然好看到硬邦邦的做的不舒服。开通后对我们孙端和袍江开说其实是恶号因为我们没有通勤电车。人流物流资金会流入首先开通的通勤电车沿线。尤其对孙端来说。来自周围的虹吸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地铁已经开始造了,实力打脸
绍兴三区需一种大容量、快速、准时的交通工具,老萧甬线和104国道是绍兴经济发展线,开通通勤列车是绍兴最好的选择。
通勤列车只是解决没有通到地铁的地方而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