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招标采购两个派别,哪个更有效点?

小企业可能涉及的采购不是很多,大企业的采购完全可以当做一门课程来学。国内企业在操作招标采购时总会分两个派别:“过程合规派”与“结果导向派”。对国有企业以及央企来说,会更注重“过程合规”;民营企业则比较简单,看重结果,多以“结果”为导向经常采购业务。
过程合规派
招标采购“过程合规派”出发点流程需要被监管,《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条例》、《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等对国企以及央企的招标采购设立了很多的规范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会根据这些规范要求来核查企业的招标采购流程,也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的一种考察。
“过程合规派”是国有企业以及央企的标配,虽然满足了公平、公正、透明、合规的要求,但也出现了极端的“过程合规派”。过分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不关心招标采购的高效性,也不在乎采购物质的价格,更不会关系采购的时效性,为了不承担采购所带来的风险,不愿意承担变革所带来的责任问题,“过程合规派”大大降低了招标采购的效率,对企业的高效发展很不利。
民营企业以“结果导向派”为主,采购过程中更多的是看重成本、质量、交货期,对采购的过程关注度较低,往往会造成采购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招标结束后,需要领导谈判或商务谈判,谈判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澄清。虽然,采购结果变得高效,也更具有市场价值,但采购结束后会遗留很多细节问题,很容易出错。
结果导向派
“结果导向派”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过多的最求采购结果,会演变成“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现象。采购员往往站在主导地位,打压供应商报价,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时也让企业在无形中失去更多供应商。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采购合作关系,采购员的工作会转变为价格谈判,忽视采购流程规范化。
采购“过程合规派”与“结果导向派”是一组矛盾体,采购流程严格规范会影响采购效率,也增加了采购成本。过分在乎采购结果 ,也会让供应商难以准确把握报价实际。如何平衡企业招标采购中的两个派别,实现既规范又高效的企业招标,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
国家多次提出发展“互联网+招标采购”,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规范性,来弥补企业招标采购中的弊端。互联网有强大的数据记录,在线招标采购也便于流程的监督,也能更好把握企业采购结果。优质采采购平台利用互联网的特性,综合“过程合规”与“结果导向”的优势,实现标准化采购流程控制,打破传统企业采购困局,提升采购效益,社交化电子采购模式也有利于企业战略采购管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