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毫无疑问,收获颇丰,这无形之中在向我们社会中传递着正能量。
去年,收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后,我曾用键盘记录了我的感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每个“单位一”,是党员的用行动诠释着党旗下的誓言,是教师的用生命板书着为人师表的坚贞;是军人的靠满腔热血倾吐着对国家的忠诚,是干部的凭良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年,再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从“单位一”看到了“大分母”:托举“核潜艇之父”、“油菜花父子”的是隐性埋名、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品质”,退休仁医胡佩兰、革命老人龚全珍代表的是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线的“老干部风格”,教师格桑德吉、村官段爱平的背后闪耀着基层党员干部的“铺路石精神”,老兵陈俊贵、病母姚厚芝、好人刘盛兰、好市民方俊明代表着传承千年的“仁爱礼信传统”……
沿着这个思维往前走,我发现:“单位一”之所以感人,缘于“大分母”的道德厚重;“分子”让人泪奔,皆因“分母”的优秀伟大。再往前想,发现有种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融的共鸣,同时伴生着成为优秀的冲动和成就伟大的梦想……
终于找到了让我们屡屡感动的原因:原来社会对道德、对传统并非“十动然拒”,你向往着先进、我渴望着优秀、他憧憬着伟大!
相信明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一样会让人们“喜大普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