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前,要先学会做人

昨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不过公司很多人应该已经习以为常了。
上午十点左右,老板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最近生产比较忙,办公室的人员中午帮忙在车间连一下班,收到请回复1”
二十分钟左右,没有人回复,他又发了个红包,备注了一句“大家辛苦了。”
随后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地回复了“1”。
红包我没有领,消息我也没有回。自然连班我也没有去。
花一块钱两块钱,就想让我去车间打包装一个半小时,而且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而且,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从我在职的这两年里,已经数不清年底帮车间无偿加了多少班,甚至连星期天也被占用。
只不过每个月拿4000块钱的工资而已,有必要这么剥削我们吗?
2015年冬天,那年特别冷,南方的冬天总是这样,降温又夹杂着小雨点,湿冷的天气让人直跺脚。
那个星期,我们办公室所有人员都被安排在生产部加班,帮忙打包装,而且还定了产量,要达标才可以下班。
也是那天中午,天上飘起了雪花,这是十几年来,东莞第一次下雪。
而我们还在生产车间加班。
为什么要我们去?因为车间缺人啊,为什么缺人?因为如此地剥削员工啊。
昨天,有一个员工,四十岁左右的大妈,好像是腿痛,一直想辞工回家养伤,但是车间的主管不批准。
她搬了个凳子,就这样坐在会议室的门口,等那个车间主管开完会,想再争取一下,辞工回家。
但是,不可能会批准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开过会了,所有的辞职申请都必须推迟到1月31日才可以被批准。
理由是什么?为什么强制性地留人下来?因为缺人,生产部缺员工。
这个大妈腿好像很严重,一拐一拐地,走不了路。终于等到他们会议结束之后,他们几个去了人事部,讨论辞工事宜。
但是,又被拒绝了。
还是那句话,所有的辞工申请都被推迟到了1月31日,不论你有怎样的难言之隐,都不行。
因为,这是老板的意思,提前开过会的,有人能违抗吗?没有人敢。
最后这个大妈情绪激动地哭了起来,她说她的腿痛已经痛了一个月了,但是现在越来越严重了,只是想回家养伤而已,为什么就那么难?
听着她低声哭泣,压制住内心的愤怒,无权对抗,只好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
不知道为什么,我顿时想到了将心比心这个词,如果这是我们的亲人呢?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这样强制性的留人下来上班吗?
没有答案,因为老板的爸妈自然不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车间的管理者自然不可能会考虑这些事情。
在他们看来,或许这些想法只是“妇人之仁”。
晚上七点钟,我还在办公室,打算画一张画,这时,听到老板和pmc主管谈话。
说起元旦的假期,生产部计划全厂放一天假,但是,老板似乎有点反对:“全厂都放假吗?可以留几个人上班赶货啊,车间有人就是喜欢加班的,加班能赚钱啊,放假又没什么好玩的,还到处堵车。”
“还有啊,下午那个人怎么回事?要辞工是不是?哭也没用,就不让她走,还想来办公室闹……”
记忆有限,这或许不是原话,但意思都是这些。
为什么车间有的人不想放假,还想多加点班?难道不是因为工资太低了,她们只好用更多的时间来挣钱补贴家用吗?
为什么现在的工人越来越不好招了?车间总是缺人?每次赶不出来货就让办公室的人去帮忙?
因为每次都是这样,缺人的时候,就硬逼着让人留下来,强制性地不批准辞工申请。
等淡季了,车间不是很忙的时候,就二话不说,把那些临时工全部撤走。
年会快来了,人事问要不要给临时工准备奖券,车间的人说临时工就不用准备了,年会开始前,就会把临时工都撤走的。
我知道,这是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但是,这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做事方式吗?
需要人的时候,就强制性留下来,而不需要的时候,就直接遣散。丝毫不讲情面。
我还记得,有一次很幸运地被选中和老板一起去出差听课,学习网络营销。
在路上闲聊的时候,他在说五行八卦,又开始说人的思维等级分为哪几个类型。
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他说一等人是政治家,二等人是商人,三等人才是类似于我们这种普通人。
他把自己定义为商人,对外宣称企业家,但是,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如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社会的水真的太深,面对这些事情,我除了在这里无声地抱怨,我毫无对策。
我没有站在某个高度上去谴责任何事情,我只是觉得,做人嘛,还是要做的坦坦荡荡一点,才有底气。
但我必须表明的一点是,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做事方式,也同样不喜欢除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去车间无偿加班,有时候还要加各种工作量,美名其曰“趁年轻,要多学点东西。”
相比之下,在学会怎样赚钱前,我想先学会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