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的全面战争对中国互联网意味着什么?

ipv6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是保守住互联网经济基础与产业优势的关键。而对于未来而言,ipv6还是一场令人瞩目的闪击战起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ipv4。看到这几个字母你会想到什么?
最大可能,是想到给家里电脑设置ip时候经历过的各种折磨。也有些男同学会想到给女生修电脑时候的痛并快乐着....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似乎都有一个共识:这几个字母就始终摆在电脑里,不更不改。
但事实上,这几个字母非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赶快改掉这几个字母,是一场隐藏在互联网生活之下,看不见的竞走——甚至战争。
所谓ipv4(第四代互联网协议)向ipv6升级已经喊了很多年。
时至如今,这个浩大工程已经迫在眉睫。这当然也很好理解,中兴事件当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基础技术掌握在别国手中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而每一台网络设备都在用ipv4,其实意味着互联网ip这条命脉也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
于是升级互联网协议,就变成了一场可能影响到千万人生活以及国家经济的全面战争。
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已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各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在今年纷纷公布了面向ipv6的推进计划。
这场战争为什么要打,如何打,即是我们今天想要探寻的答案。
ipv6:输不起的攻坚战众多媒体与评论人士,在提到中国的ipv6时都会用到这样三个字:输不起。截止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有互联网用户7.72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五分之一;互联网经济水平仅低于美国,占全球第二,并且互联网的用户数与产业价值都在持续高速增长。但一片欣欣向荣下,中国互联网经济,却是建立在底层互联网协议全部被美国等国家所掌握的条件下。
在芯片被控热火朝天之外,互联网协议的尴尬地位一直没有被大众所认识。但这并不表示它不关键,其实在通信与智能行业中,越是底层的东西往往越重要。而互联网协议直接关联的,就是一个叫做ip容量的概念。
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ipv4,其地址位数为32位,也就是最多有2的32次方的网络设备可以联到internet上。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爆炸的条件下,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设备对ip的使用需求。
事实上,若干年前ipv4的ip地址分发已经结束,各国电信运营商只能采用多种替代方案来满足家庭用户的ip需求。
所以从ipv4向ipv6转化的这场攻坚战,至少可以看到对中国互联网至关重要的四重意义:
逃离ip枯竭魔咒
目前在ipv4条件下,运营商已经无法向个人用户发放公网ip,这实际上造成了很多问题,给生活与互联网经济带来了很多不便。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ip枯竭的问题。而ipv6到来的话,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基本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这对于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未来是决胜性的。
推进实名制与新的安全机制
目前的互联网实名制、个人ip制度无法完善,dns解码泛滥等问题,本质上都是ip枯竭问题带来的隐患。这些问题极大程度加强了互联网安全风险,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而ipv6意味着可以发放无限多ip地址,那么所有设备都将有单独地址,很多安全问题与信息溯源问题都将消弭于无形。
大幅提高互联网生活与产业效率
建设ipv6,可以有效提升互联网设备的端对端ip解析,及时响应服务等效率,让零延迟零等待的互联时代真正到来。同时也是新一轮互联网+升级的重大契机。更快的服务响应,意味着更好的服务质量。互联网产业对此当然格外欣喜。
不再受到美、日、欧摆布
在ipv4旷日持久的应用中,全球一共有13台根服务器,美国就独占了10台,其他英国、瑞典、日本各一台辅助服务器。可以说,域名与ip这个互联网技术的根本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这对于国家安全是个重大漏洞。升级ipv6,意味着中国将拥有自己的跟服务器,逃离某天突然爆发的ip战困局。
综上所述,ipv6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是保守住互联网经济基础与产业优势的关键。而对于未来而言,ipv6还是一场令人瞩目的闪击战起点。
因为我们都知道,物联网时代就要来了。
iot铁幕拉开:应该赢下的闪击战物联网时代被讨论了很多年,但万物互联,人机高效协同的时代都没有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当然是由很多原因决定的,ai等技术的到来正在带给iot产业以新的机会。但另一个iot的命门,却是在ip地址问题当中。
由于iot设备的加入,将意味着人类世界突然之间出现暴增的互联网设备。而万物互联的本质就是万物都有独立的ip运行能力,可以完成端到端的指令控制。但在ipv4条件下,通讯厂商惊奇的发现已经没有足够的ip分给物联网设备了。
于是带来的数据速度问题、移动相应问题,甚至安全问题、信息溯源问题、设备可替换问题都接踵而至,整个产业只能带着枷锁跳舞。
这些条件在ipv4的设计资源枯竭下,是近乎无法做到的。所以想要开启真正的iot大幕,一定需要ipv6的配合,让ipv6的移动性、快速相应、设备安全、端到端的ip链接能力成为常态,让无数iot设备有容身空间。
除了零售之外,车联网、物流等物联网平台的ipv6部署,都是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就以物联网拥抱ipv6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场网络协议长征中的主力部队已经显露出头角。
云计算与运营商:战役启动倒计时ipv6是不得不做的,也有极大的价值。但是真正进行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向ipv6迁移是一个浩大工程,这其中会涉及网络架构调整、网络设备更迭、网络协议支持等等。不是单纯政府、运营商、科技公司某一实体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社会协同与整体调度。
在这场ipv6大迁徙中,云计算平台和通信运营商,可以看做桥头堡一样的战略高地。由于云计算平台正在为绝大部分互联网产品与业态提供者基础支撑,所以云计算的ipv6化,也是整个ipv6时代的基础引擎。而运营商则是ipv6的直接提供者,面向千万企业与家庭用户。
目前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品牌,以及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已经陆续公布了ipv6方案。全面的互联网协议升级应该已经不远。由于ipv6升级是一项产业协同化程度很高的工程,所以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升级方案时间表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ipv6究竟会在何时走入我们的生活。
以腾讯云刚刚发布了ipv6的三步走为例,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将是最终完成底层升级的时间节点:
第一步,是在2019年之前,提供平滑、安全的ipv6互联网入口,同时也提供透明的6to4转换服务访问底层核心网络和现网业务,为互联网业态提供面向ipv6转型的契机。
第二步,到2020年,逐步完成端到端的ipv6改造。
ipv6的全面战争则是漫长而复杂的,想要挣脱基础技术缺失的牢笼从来不是一夕之功。好在号角已经响彻山谷,决战的厮杀声当然不会太远。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