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涧的天罗巾之吃法


一大早起来,到马涧街头上去吃早饭,去曾经喜爱的那家大饼店,却发现那么多人排队,吃大饼天罗巾叫抢的……
想想自己也读过几年书,这早饭就不和去这些辛苦摘杨梅的农民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抢了,我就安心等待下一炉的肉大饼,慢慢地再喝上一碗咸豆浆,顺便再体验回味一下以前的吃法。
有过吃大饼天罗巾的人都知道,到弄堂个头的小店里,打上一碗咸豆浆,两手把大饼剖开,又把天罗巾分成两半,一半夹在大饼中间,另外一半一小块一小块放到咸豆浆里,和那些葱花拌起来,慢慢地用瓢干送到嘴巴里,再咬一口大饼夹着的天罗巾,又喝一口豆浆……小的时候能够吃上这样一顿早饭,别说多享受啦!很难的哦!
那个时候的大饼其实就是葱和面粉放在炉里经过烤制5到8分钟左右而成,后来兰溪人条件好起来了,在做酥饼的工艺基础上,加了肉混点豆瓣酱精心烤制,于是就成了兰溪一道名小吃——肉大饼,也渐渐成为像我这样等人的喜爱。
耐心的等待,换来老板老板娘的微笑,等到肉大饼出炉的时候,他俩说你不用抢了,首先给我呈上两块。于是我就按照小的时候的吃法,把两块肉大饼,两碗豆浆,一根天罗巾悠哉悠哉享受完毕!尽管这里环境不怎么样,边上也都是农民和卖菜买菜的各色人等,但是我就喜欢这样的地方早餐,别看老板老板娘还有几个帮工那么忙,他们却总是客客气气对待每个人,没有因为忙而让自己的脾气躁起来……
吃完算钱的时候,老板娘说,6块。用马涧话说:透值。
在等待和吃的过程中,顺便和边上农民叔叔聊天,问问情况。从昨天开始天气放晴,今天天气很好,这杨梅价格就自然上来了,听其中一位说,早上卖的早黑炭梅卖3.5元到4元一斤,东魁杨梅卖了10多块一斤,口袋里的钱马上多起来,还说今天天气那么好,又是周末,价格肯定会挺住……看着他们开心的说着杨梅话事,消失了前一个星期雨天笼罩着的阴沉,我的心也好受许多。我想着,马涧还有那么多的农民此刻在山上,包括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岳母,我吃完早饭也该去山上了,也祈求上天保佑再晴几天,多给马涧农民一点时间!???

喜欢看这种接地气的帖

油条就油条,还说啥天罗锦,我还以为是啥好东西!
兰溪土话说习惯了哦,呵呵,谢谢
楼主这“巾”字不好,容易让人反胃。用“筋”好一点?

天罗巾原来就是油条,还以为是烤干的丝瓜

我也以为是这玩意,我想这东西都是拿来洗碗的,马涧人民拿来当早饭吃?我一下就接受不了!
我也经常这样吃

有道理,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