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媒体上看到“黑诊所”出人命的惨剧。(打工男子“黑诊所”治病输液5天出意外不幸去世)
如果你留心关注一下,在路边的墙壁上、电线杆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箭头、一个莫名其妙的数字。它们代表着什么,本地媒体曾经有过揭秘——
车站西路突现众多“68” 数字的尽头是一家“地下诊所”
记者亲历·隐藏在闹市区的“游医”是怎样生存的
核心提示:“68”,这两个阿拉伯数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在市区车站西路,最近这两个数字遍布在街道的墙面上,很多,很令人费解。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在读者的指引下,顺着“68”开始寻找答案,最终在一个破旧的院落里找到了一家“地下诊所”。
周围居民说,这里的医生自称“医术高明”,包治各种疑难杂症,感冒、发烧、人流,只要你敢来,他们就敢开药方、做手术……
这些游医为何屡禁不止?本报“新闻深呼吸”栏目组记者对此亲历调查。
新闻亲历
看见记者戴眼镜
“医生”不敢露面
“火车站这边一条路边,到处用油漆写着红色数字‘68’。”上周末,住在市区清水嘉苑的余先生给记者来电,反映最近他们那里墙上出现了不少奇怪的数字,他猜测和游医有关。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火车站清水嘉苑附近,跟余先生碰头。余先生所指的那条路,是火车站左侧的车站西路。从糖果KTV往左拐,记者走进了车站西路。
从车站西路糖果KTV路口到穿过铁路涵洞,记者一路走过去,发现路边不少墙面都被粉刷过,但红色“68”依然醒目。数字的尽头是车站西路127号院子,院子的入口处墙上还有一个电话号码。
记者拨通墙上的号码。
“喂!你是医生吗?我们想看病,你在哪里?”记者装作急于看病。
“你们在哪里?几个人?”对方有点谨慎。“两个。我们也是老乡介绍来的。”“你们等我10分钟。”对方把电话挂了。
“我们已经在院子里了,你在哪里?”15分钟后,见对方还没打电话过来,记者再次拨通了电话。
“你们穿什么衣服?”
“暗红色夹克衫。你在哪里呢?”
对方迟疑了一会。“戴着眼镜的一般不会到我这里来看病,你们不像是来看病的。”说完,对方挂断了电话。记者站在院子里环顾四周,没有等到对方出现。
虽然没有直接见到“医生”本人,但记者还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68”其实是车站西路的一个游医门诊,主治医师号称能包治梅毒、淋病在内的各种疾病,还能进行人流、分娩等手术。
新闻连锁
游医帮孕妇分娩后
竟然在孩子身上动歪脑筋
12月3日,44岁的刘某在出租房里等待着生意上门,他深知自己的生意见不得阳光,因此一直靠手机联络“连接”顾客。可没有接到顾客的电话,他等来了一副冰冷的手铐。
刘某是一名游医,在镜湖新区灵芝镇大庆寺租了一间房子当诊所。
今年3月,一名云南籍孕妇杨某找到刘某,想找刘某做流产手术,因为她已有两个小孩。刘某建议杨某将孩子生下来,然后由他把这个孩子送给别人收养,对方会补贴一些“营业费”给杨某。“我会给你的小孩找户好人家。”刘某信誓旦旦地说。
今年7月份,就在刘某的“诊所”里,杨某生了个女儿。事后,刘某说他已帮杨某联系好了人家,对方家条件不错的,可以马将她女儿抱过去。
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杨某提出去看看这位收养女儿的人家,但刘某以路途太远推脱了。待杨某表示要离开后,刘某付给她4800元,并说本来是5000元的,扣下200元说是讨个“彩头”,这更让杨某信以为真。
杨某走后,刘某将女婴卖给别人,价格为1万元,赚得5200元。目前,刘某因涉嫌拐卖儿童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新闻调查
一年取缔无证窝点20个
地下诊所竟配有B超机、人流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关部门针对打击游医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越城区卫生监督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所已查获并取缔非法游医无证窝点20个,立案查处5起,没收医疗设备70余件,药品300余种,罚款22000元。其中今年10月在府山街道鹿湖庄村一出租房中查获取缔的一非法诊所,竟配有B超机、人流吸引器等设备。
据越城区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说,从目前已经查获取缔的游医来看,基本以来自安徽、河南等省的外来人员为主,这些游医有的没有任何相关证照,只是自称有祖传医术,有的虽然也有执业资格证,但却没有相关从医许可证。他们的经营场所多以租赁破旧民房为主,或者暂住一些小旅馆,便于不定期更换地方。
而游医之所以能够活跃在城郊接合部,也是因为有较庞大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正是来自于一大批外来务工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外来务工者为了节省辛苦赚来的钱,在一种无知和侥幸心理作用下,往往会选择收费更为低廉的地下诊所去看病就医,并且通过老乡介绍老乡,使得游医不愁没生意做。据悉,无证游医往往都有自己的客户群,比如安徽籍务工者往往比较喜欢找安徽籍游医,认为找自己的老乡更靠得牢,交流也更为方便。也正因为此,主动有人举报地下诊所的情况几乎很少。
越城区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说,非法行医行为一直是他们严厉打击的重点,但因为非法行医者往往采取“游击战”,有时候还会遇到就医者的包庇,给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带来难度。
新闻观察
根治“非法行医”
必须铲除生存土壤
非法行医怎样禁绝?
首先,法律上的处罚力度不够,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完善的配套措施。
其次,执法缺乏联动。目前情况下,打击非法行医的一线执法者首先是卫生监督人员,但因为各种制约因素,打击隐藏于大街小巷背后的黑诊所,需要公安、工商等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建立起综合性执法机制。
再次,价格优势也是黑诊所得以滋生的原因。对于外来务工者来说,打工挣来的辛苦钱显然还不足以满足其身在他乡的医疗保障,在正规医院相对较高的看病费用面前,不少外来务工者不得已走进那些黑诊所。因此,如何建立起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殊医疗保障机制,是政府应该面对的问题,也是从根本上打击非法行医的有效手段。
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在考验管理部门打击手段的同时,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在查处非法行医问题上,应当走出那种“查处——罚款——再查处——再罚款”的单一模式,多方联动铲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并从源头入手对外来务工者的医疗保障问题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