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有多花钱?又有多挣钱?

有什么东西你知道会火,但是你没想到它会那么火?
2017给了我们两个答案,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游戏,今天我们来说游戏。
10年前、20年前人们对游戏的认知还停留在:误人子弟、贪玩、伤害眼睛、不利于学习、学坏的表现。
90后应该对此深有体会,那时候去个网吧打游戏得背着老师家长,不然会被爸妈打得半死,跟着别人一起打游戏就是学坏,家长对孩子玩游戏那是绝对明令禁止,绝不放过的。
现在对游戏的严防死守已经渐渐消弭,大家都游戏的抵触也没有那么深了。甚至还有言论说打游戏能提高智力、刺激创造力、注意力和记忆,预防老年痴呆等功能,也就是说打游戏会让人更聪明。
其实人们对游戏看法的转变就是一种进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能赚钱,赚很多的钱。当游戏这个行业慢慢壮大,发现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收入的时候,这个时候游戏就显得可爱多了不是吗?
游戏是怎么赚钱的呢?游戏最特色的赚钱方法就是:在游戏世界里赚现实的钱。
每一个游戏自成世界,由游戏公司开发建设的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一定程度上让人缓解了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也让人们找到了新的慰藉——比如梦想,有人想成为英雄,有人想成为怪兽,有人想成为公主,有人想成为灰姑娘。
现实中没法实现的事在游戏里可以实现,所以游戏对人们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每一个游戏玩家都深信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世界,玩到越顶层的人优越感和自信也越多,这种想法也就越坚定。
这种从游戏获得的优越感和自信也被成为“幸福感”,所以游戏也可以称为“幸福生产力”。那么作为玩家,真的仅仅只满足于游戏力里的精神享受吗?恐怕不止。
有个词叫“游戏周边”,这由游戏衍生出来的经济链条正式的侵入现实生活,并且成为了游戏达人的狂热追求。大卖的二次元周边淘宝店、游戏的“黑科技”、游戏的大电影、cosplay展、俱乐部等等都让游戏玩家趋之若鹜。
他们乐于把游戏里的元素“共情”到现实里来,游戏玩家可以互相称为朋友,甚至可以成为情侣,微微一笑很倾城就是典型案例。游戏玩家也愿意用现实的资源来换取游戏中的乐趣,那些人民币玩家比普通玩家所具有的特权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游戏与现实中的资源,在玩家眼里是可以互通的。在游戏中,人仍然是现实经济体。
现在游戏陪练、游戏代打、游戏主播已经屡见不鲜。人们为了追求在游戏世界的享乐,无形中催生了新职业的产生,也慢慢的成为了很多人的副业。
游戏主播就是这么火的,通过把打游戏的过程录下来传到网上,在积累大量观众和粉丝后通过广告和周边进行盈利,随着这个行业的兴起,打游戏在审美上还具备一定的观赏性了。
知名主播miss甚至因为其与直播平台1亿元的签约身价,登上了网综《吐槽大会》。你可以相信吗?她还不是游戏主播中收入最高的。
游戏制造的快乐真实,所以人们愿意为了这种快乐买单,最简单也肤浅。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让自己被游戏世界困住。精明者玩游戏,不会则被游戏玩,谁都不是生活的lo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