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去年一年的养殖,湖北天门的部分小龙虾养殖户汲取去年养殖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得出:第二茬小龙虾养殖相比第一茬,在大多数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
例如:第一茬(早春)所栽种的伊乐藻,在温度稍微上升后要么疯长,要么翻兜坏水;而在养殖第二茬时,夏草可耐高温,因此不用担心翻兜和腐烂,所以相对而言要好管理得多。
早春苗价高而成活率较低,相比之下,第二茬虾苗苗价较低(3、4元/斤都可以买到)而成活率较高,相对来说成本会低很多;早春苗的成虾在5月中下旬上市价格会很好,到了6月份价格直接大跳水,而第二茬苗的成虾在7月中下旬上市时市场行情一般都是处于稳中渐长,这就是养殖户们口中典型的“低价苗买进,高价成虾出塘”了。
现阶段正处于第二茬小龙虾养殖时期,你的虾塘尽在掌握中吗?
1故事一: 暴死的免检产品
养殖户a很庆幸自己的养殖塘自入春以来一直都是顺风顺水顺顺利利的,从5月份开始卖成虾,每次去卖虾,即便是和他人规格大小差不多的成虾,收购老板所给出的价格也总会比他人要高出2~3元/斤,老板总说a的虾体质好,是免检产品,是特定商品。
a考虑到塘里的成虾捕捞得差不多了,该补苗了。于是打算就近买苗。正好在他的养殖塘附近有一个养殖户b的塘口虾苗密度大——一个5米长的地笼一个晚上可以起10斤左右的虾苗,b说好了两天时间供应500斤左右的虾苗给a。
500斤虾苗如约进入到a的塘口后,前三天塘口都很正常,基本上没发现死虾…等到第四天早上,a照例去收地笼准备卖虾,不得了了,塘边漂起不少大虾,同时,在收取地笼时地笼里也发现了死虾!
这一天下来,a总共捞死虾大概五十多斤,这个阵势太迅猛了,为什么一直很平稳的大虾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以前一直都没有事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小龙虾是底层动物,塘口底部是一个培育细菌的“温床”,因此每一只小龙虾都是细菌的携带者。而不同的养殖塘环境也不同,b的虾苗在b塘口适应了它的原环境,而a塘口的虾一直处于比较优越的环境,抗病能力就会差一些,a塘口的成虾会被b塘口来的虾苗所携带的病菌感染,最终因承受不住病菌的侵袭而死亡。
处理措施:放苗时浸泡消毒,放苗后第三天全池杀菌。
2.故事二: 新手
户c听闻去年养过小龙虾的人说第一茬养殖不好管理,很容易“陷进去”,初出茅庐的c就跳过了养殖早春虾,致力于第二茬小龙虾的养殖。在一切准备就绪后,5月16号左右,10亩的虾塘放苗八百多斤,18号放苗五百多斤(规格:100尾/斤),据卖苗的养殖户建议:放苗三天内不要投食,c言听计从
放苗后的三天里,塘里每天都有很多断草漂浮在水面上,而在塘口水草上也出现了泥垢。放苗后的前几天,c发现有零星虾苗死亡的现象,c很庆幸自己的塘口并没有出现像他人所说的“放苗第四天大量死亡”现象。
然而,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第五天早上c到塘口巡塘,发现水面上到处飘着死虾苗,这一天下来,总共捞起死虾一百多斤,想着可能是应激反应,c就做了一个应激反应的处理措施,可接下来的第二天,塘口再次出现了大量的死苗现象!
c一脸懵逼,这是怎么回事呀???
原因:苗种放养密度过大。塘口的环境、资源好可以承受稍微高一些的密度,而新塘口在某些方面资源有限,苗种放养密度过大而资源又跟不上,那么,小龙虾之间便会互相残杀,优胜劣汰,强者生存,自然伤亡惨重了。
处理措施:控制好塘口养殖密度,合理放养。
3故事三:移花接木
养殖户d的塘口条件很好,自己养殖塘旁边的塘口去年养殖小龙虾很成功,今年开春后每天都有三四百斤的虾苗出售。看见别的养殖户早上三点多到他的塘口买虾苗,d就想,反正他的虾苗体质好,基本上没看见过死虾的现象,不如就近购买虾苗养殖。
d等别人早上把虾苗买走后,就跟旁边塘的养殖户e商量,要e接着把地笼下塘,下午五点多起地笼后,苗直接放自己的d塘。等他们下午五点钟起地笼,晚上八点多才结束放苗。结果,第二天早上d的池塘上飘满了死虾苗。
d纳闷了,明明昨天晚上一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怎么一个晚上就损失惨重了呢???
原因:晚上移苗本身对虾苗的伤害很大,再加上塘口夜里由于没有光合作用,因而处于低氧状态,第二天的伤亡现象肯定大。
处理措施:放苗尽量选择晴天早上放苗,七八点钟结束。
还有很多实例我们就不逐一分析了,但目前从这三个实例来看,第二茬小龙虾的养殖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稳超胜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