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自己亲手做起来的校内网卖给陈一舟之后,王兴、王慧文和一些核心团队成员都随着收购加入了千橡集团。但是锁定期一过,大家就都陆续离开了公司。虽然协议规定如果再多留一两年,王兴可以拿到额外的一笔钱,但对于他来说,时间显然更加重要。
不过这时候,王慧文正忙着休息和游山玩水,王兴的另一位创业伙伴开始唱了主角。这个人就是后来美团网的联合创始人兼技术副总裁穆荣均。穆荣均是王兴在清华的学弟,有意思的是他们就是在校内网认识的,当时穆荣均已经是百度的一个工程师了。
饭否的诞生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叫 “西南偏南” 的大会,这是一个每年举办的关于电影、多媒体、科技以及音乐的艺术节和大会。2007年3月,穆荣均在浏览网站新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消息:在这次大会上,一个叫做 twitter 的服务一炮走红。它是由埃文·威廉姆斯(ev williams)和杰克·多西(jack dorsey)创立的,2006年3月成立,7月向公众开放。
现在大家对twitter已经非常熟悉了,新浪微博就是仿照twitter做起来的业务。当时140个字符短消息的模式可以说横空出世,对如今这一代新媒体的影响非常大。
穆荣均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就给王兴写了邮件,还附上了新闻链接。结果王兴回复说,他也在看这个东西,要不要当面聊聊。结果两个人之后聊了好几次,王兴就说:要不就一块儿来做一做吧?
就这样, 中国第一个类似twitter的服务诞生了 。这就是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留下非常特殊一笔的: 饭否 。
我们之前就讲过,王兴作为一个创业者和ceo,最强的能力就是他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你会发现,虽然后来更加成功的是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但最先发现这些机会的都是王兴。
他是一个对信息极其敏感,并且充满好奇心的人。王兴在国外留过学,英文不错,可以快速获得前沿的信息。这样就能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别人的先进模式,然后再进行本土化的改造。王兴经常开上几十个浏览器窗口,不断地看,不断地研究。2007年秋天iphone刚发售他就买来研究,而这几年哪怕已经是管理价值几百亿美金、员工总数几万人的大公司,他还是保有非常可怕的阅读量。这在他这些年的几次访谈里都表现得很明显。
更重要的是,如同每一个伟大的创业者一样——就像是招揽来蔡崇信,集齐了十八罗汉的马云——王兴也是一个可以凝聚起团队的人。
你会发现,从校内网,到饭否,再到美团,王兴身边的人变化一直不大。哪怕是饭否被关停,公司处在完全没有事情可做,甚至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十几个人的团队居然只离开了两个人——一个回了老家,现在是独立的开发者;而另一个更有意思——后来一直创业,直到做出了一个叫做“今日头条”的东西,他就是张一鸣。
而穆荣均也说:其实自己当时在百度待得很舒服,还有股票,日子不错。但正是因为王兴的感召,他才踏上了这条创业之路。后来,他的一个百度同事加入了饭否,是他曾经的实习生。那个实习生说: 我信任你,你信任王兴,那我就信任王兴。 这句话让穆荣均印象深刻,因为信任是可以传递的。整个团队之所以能一直留下来,不断地尝试做新的东西,就是因为大家信任这个ceo。
饭否被关停
后来发生的事,可能熟悉这段历史的同学知道,当年饭否其实一直发展不错,虽然谈不上大爆发,但各种数据一直增长。在2009年上半年的时候用户已经有了上百万。然而, 2009年7月8日,饭否因为敏感言论被关停了。
当时没人知道它能什么时候回来。当时整个互联网对内容的监管越来越严厉,饭否也如同twitter一样,成为了很多社会事件被报道和评论的第一现场,而王兴那时候的思路还没有跟上,准确地说他还没有意识到饭否其实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体了,也是很多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
关停期间,有饭友试图用百度贴吧及豆瓣小组的形式为饭否用户提供一个临时集散地。但是在不久之后,饭否团队博客遭关闭,百度饭否贴吧遭关闭,百度百科“饭否”词条被删除,豆瓣小组“饭否”“饭否官方”“饭否观光团”“饭否话痨圈”等等相关小组都被解散了。
最后, 饭否的关停达到了505天之久 ——这个长度对于一家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我再多做解释了。
新浪与腾讯的微博大战
而且更有趣的是,就在饭否被关停的一个月之后,新浪微博诞生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从商业的角度来回顾饭否可能已经意义不大了,毕竟饭否情况特殊。不过我们来迅速看看当年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战斗,应该会有一些启示。
战斗的结果你已经知道了,在2013年左右,腾讯微博就被战略性放弃,而新浪微博虽然打赢了这场战役,但后来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迷茫时期,被所有人唱衰。
当然,它后来枯木逢春,逆转了这段颓势,迎来了股价的新高。不过这也是后话了。对这一段历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看看。
然而当初新浪微博是怎么打赢腾讯微博的呢?我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一点框架性的提示。
第一,还是基因问题。
我们都知道,腾讯是以qq起家的,擅长的是社交产品,关系链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新浪是门户网站起家,最开始就是搞媒体出身。而从现在微博产品的形态来看,它的媒体属性是大于社交属性的。
所以,一开始新浪运营发力的方式就很正确,把各种名人明星拉来,把微博变成他们的宣传阵地,带来最自然的流量和粉丝关系。而且在之前就很火的新浪博客也给微博作了很好的铺垫;而腾讯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经验,只会照猫画虎,效果自然不太好。
第二,腾讯自身的包袱和经验反而阻碍了微博的发展。
我在专栏里反复提到过一个观点:一个公司也好,一个个体也好,曾经带你走得最远的那个特质,曾经让你创造辉煌的东西,往往到最后也会反过来限制你。所以抛弃存量,敢于“归零”永远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当时的腾讯微博来说就是这样。
当时腾讯内部部门之间利益捆绑太严重,比如qq等级升级了,你如果绑定了腾讯微博的话,它就会把你升级的消息发出来;各种游戏、激活码、产品的抽奖活动也会在微博发出来……最后导致各种垃圾信息泛滥。
而且由于有qq这个重量级的产品,腾讯微博会默认导入qq的好友圈子,但qq圈关系太熟,很多事情在微博没法说,这反而限制了用户创作内容的热情。总之我们现在看得已经非常清楚了,qq也好朋友圈也好,和微博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但当时腾讯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这种产品规律。
最后,腾讯微博本来也是一个“防御性”的产品。
腾讯之所以做微博,就是怕自己最核心的那套东西——qq和人际关系链——被其他公司降维夺取。但最后证明,新浪微博的崛起并没有伤害到腾讯的核心资产,所以最终微博被战略性放弃也是很合理的。而且在2011年1月,腾讯推出了一个叫做“微信”的基于手机端的社交产品,这也让他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自己的阵地。而微信和qq的承接关系显然比腾讯微博更自然得多。
无论如何,这次大战新浪胜出,腾讯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结果搞出了微信。最惨的就是王兴的饭否了。这次突发事件,让王兴的第二次创业戛然而止,无疾而终。
饭否对王兴的影响
然而站在此刻我们回头看,这次事件最大的作用就是促成了一个更成熟的王兴。其实, 与其说饭否败于政治上的天真,不如说是败于王兴的固执。
他知道自己做事的方式不够本土化,很多时候和国情并不相符,但仍然不太愿意改变。饭否被关半年后,科技媒体人程苓峰问他还能否重开,他回答:“关键取决于我能如何改变自己。”后来有记者问王慧文,王兴这几年有没有大的变化。王慧文意味深长地说:“人不经受什么大刺激,心理不会有什么变化。”
饭否被关闭这件事是王兴创业十年的一个清晰的分水岭。
在这之前,王兴是一个极客;一个连续创业者;一个天生认为极客应该改变世界,一个当被问到“有一艘宇宙飞船要飞向无尽的太空,不一定能回来,你去吗?”这种问题的时候,会毅然决然地回答“去”的理想主义者。
而美团时期的王兴则开始努力学习传统商业的管理规则、学习在中国做事的独特方式、学习用数据驱动的高运营效率来降低不确定性,将极客的理想和商业开始融合。最终,才形成了这么一个在商业模式和业务边界上都非常难以描述,独立于世的美团。
王兴说:“创业对我来说是改变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活在一个更希望生活的世界里,但我等不及让别人去打造这个世界。”
而美团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王兴改变了商业,而在于他也被商业所改变。关于他后续的创业之路,我们下期继续讲。
以上分享,摘自我个人很喜欢的专栏-《商业经典案例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