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上海正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汽车后市场民族品牌营销管家中国汽车后市场社区化营销领先者
卫哲3月12日在混沌研习社“没有效率的增长,不是慢性自杀,是加速自杀”的演讲中,强调企业效率这个敏感且沉重的话题。分别从个人效率、组织效率、资产效率、战略效率、创新效率五个层面,阐述效率提升的方法论、路径图。可谓醍醐灌顶,酣畅淋漓、高潮不断。
特别是透过笔者服务过的民营企业,更折射出我们民营企业整体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老板的效率却往往是最高的,与团队低效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人加里.凯勒与杰伊.帕帕森合著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书,对我们民营企业提高效率绝对有借鉴价值,特做如下分析。
先分析我们民企效率低的可能原因:
第一,我们是否有清晰的愿景、明确的使命、如一的价值观。
愿景、使命、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范畴,文化解决两个问题。日子好的时候,企业文化带来信任,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有高效。日子不好的时候,文化决定企业能不能扛过来,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靠的是红军的价值观。解放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打土豪分田地,是让红军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核心。
第二,我们是否有清晰的岗位职责、明确的分工、量化的kpi指标。
大部分民企需要一个人做多个岗位,因为岗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kpi考核指标未量化,导致老板与总经理的人治成为管理常态。每个部门做紧急事情,做老板抓的事情,重要事情、战略事情、节点事情不做、少做、晚做,让整个公司效率低下。
第三,我们的主管与员工,明道是否清楚、优术是否明确、利器是否自如。
明道即知道做这件事的方向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优术即知道做这件事方法、技巧、案例、流程、节点等等。利器即知道做这件事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文案、表格、数据、设备等等。
而现实中我们部分民企是老板发出指令后,由高管或者员工自己理解执行,最后结果与老板心中要求相差甚远。为避免此类事情重复发生,老板与高管,高管与员工沟通时,需要兼顾“道、术、器”三个层面。上级让下级知道他要做的是件什么事情,做好的标准是什么,需要使用哪些工具,而做以上三个沟通的前提,是老板或者高管首先应该具有“道、术、器”的素养。否则相当于把复杂问题抛给下级,下级靠悟、靠猜、靠拼去干,效率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的理念与路径,值得借鉴,对民营企业现阶段提升效率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
第一,分类、分类,再分类。
公司管理千头万绪,如何在不同阶段找到节点,找到具有里程牌价值的事件,以小博大,以最小骨牌,推动更大一块骨牌,以此类推,创造多米诺骨牌效应,并推动整个营销高效执行,撬动整个公司的杠杆效应,是这本书的精华与基础。
伟大是熬出来的。如何找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并找到第二块,第三块,无限地找,无穷无尽地思考、策划、实施、循环,对老板与高管是绝对的考验。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是一个理论,也是一个理想。
第二,简化,简化,再简化。
罗列待办事情清单后,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四个维度,以成果最大化为目标,先分类,做减法,再做减法,最后把待办事项一个一个地删掉,直至留下最后一个事件。把最后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节点事件确定后,全力以赴、一心一意,按照稻盛和夫六项精进思路去干。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无奈的,因为我们的惯性是喜欢一次性做很多事情,在供不应求的野蛮增长时代,怎么做都有道理。但今天环境不同、员工不同、客户不同,竞争不同、模式不同,一段时间做一件事,做到极致,为推倒下一块多米诺骨牌做最最充分的准备,成为唯一的选择,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也强调要遵从优先原则。
第三,聚焦,聚焦,再聚焦。
付出20%,却收获了80%的回报。与我们70年代出生人价值观相悖,我们原则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而80:20法则思路则是20%付出,80%收获。
你的每一分钟付出,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如果相同,就解释不了白手起家这件事。确定那20%付出,锁定80%收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终为始,则绩效不可想象。
第四,意愿,意愿,再意愿。
意愿强,收获大。意愿弱,收获小。无意愿,无收获。
同样的行动,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努力,意愿强,斜率就高,意愿弱,斜率就低。辛苦不值得被炫耀。斜率高,收获大,斜率小,收获小。为什么同样时间,同样行动,收获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在此。
按照笔者的经验来看,为提升企业销售团队效率,在企业层面需要做的是制定愿景、使命、价值观,并明确每个岗位职责、分工、kpi,培养员工明道、优术、利器的能力,在执行层面谨记《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观念,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按照80:20法则,找到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撬动公司发展的支点,是提高销售团队效率的路径之一。
效率提升没有想象中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