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成了鸡肋,面临停办


杭州要办亚运会了,这则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热议的焦点不是杭州体育部门自摆乌龙的说法,因为类似的“乌龙辟谣”网民看多了——何况杭州限牌的乌龙辟谣是此类事件中的典型,说实话网民本来就这类官方说法不怎么信任,一如最近天津的环保部门的说法也没多少网民会相信。(忽然想起,这个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大喊“环保局长搬到爆炸点附近去”,毕竟环保局长游泳才最能检验水质,空气质量的检验也可以依葫芦画瓢,不是么?)热议的焦点是该不该去申办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很明确,亚运已经是个烫手山芋,尤其是没有申办竞争对手的话更是坚决反对去办亚运。
有人说“必须支持杭州办亚运”,其中的理由也不少,诸如:“能在家门口看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广州和南京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走在了前列”等。在我看来一个都站不住脚。首先,中国亚奥体育项目中成绩的领先可以说早已是一枝独秀,亚运赛场上只有两种可能,高手出场又尽全力的话,就是中国自我陶醉的自我秀,高手不出场那就成了鸡肋比赛。例外的项目有,但肯定是极少数。君不见,即便是对奥运金牌,国人也开始区分其含金量了,亚运金牌除了几个高度热点的项目(如男足、刘翔时代的110米栏等),还有多少人关心。而对于那些亚洲其他国家实力强的项目,人家高手对亚运也不感冒,比如男足很多次都派出的是二队、三队出战,赛事水平如何可想而知。
至于说到广州,我去南方报业集团考察的时候,跟那边的记者了解过情况,短期效应是有的,比如治安好了不少,但长期的效应却并不明显。对于文明程度高过广州的杭州来说,借助亚运提升治安和文明情况,而且是短期的,显得更没有必要。
如果现在还对亚运抱有期待,说明对李娜、姚明带来的效应认识不足:有市场的才有带动作用。老百姓并不是不欢迎大型体育赛事,但欢迎的是有价值的体育赛事,哪怕小型的NBA表演赛,高水准的男足赛事,以及孙杨起了很大带动作用的游泳赛事,这些引进到杭州都是好的,唯独亚运这类鸡肋赛事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只有一条理由我是赞同的,就是办亚运对“旅游经济”的拉动肯定是明显的。只可惜,既然算经济账了,那不妨算个总账,在目前很多实体经济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总账是个“亏”字,办亚运会带来旅游经济不是“然并卵”又是什么?

不是杭州要申办亚运会了吗,怎么会面临停办 ?

说两点:一 亚运会停不停办,根本不用p民瞎操心。
二 按楼主意思: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及以下各种比赛均不要办了,可能吗?

:亚运会是鸡肋,那么全运会、省运会、市运会、学校运动会是什么?没有这些所谓的鸡肋运动会,奥运会从何而来?
NBA,高水准的男足赛事,你喜欢看的就是有价值的体育赛事,以后奥运会只设这二项赛事如何?
对了,问一下楼主,你看这二项赛事时有没有关闭电视的解说声音?正直高水平的是不需要解说声的。

习大大发话了,楼主洗洗睡了吧

我没楼主那么大的宏观看法,我只知道 举办亚运会用不到我一分钱,不办也不会多给我一分钱,广州有短期效应,那我们杭州绍兴也会有短期效应,总是好的。。而且还顺便借亚运能快速把地铁建起来,方便以后的出行。何乐而不为呢??你对鸡肋的体育赛事不感兴趣,你可以不看嘛 又没人强迫你看。。。。

对的,言之有理,不要以个人喜好来论事,至少我会去看的,坐地铁去,啦啦。

上次柯桥这边办运动会,没人去,结果我们公司几百人被迫组织任务去撑场面。
下个月中旬又要去占场子,我是真心没兴趣看别人运动,要运动不如自己去运动。什么全明运动,不过是花大价钱让一部分人运动给大家看罢了,真要全民运动,不如开放现有公共设施,普降收费标准,让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才是真的。
反观当初运动会建立的初衷中就有一点,要运动不要战争,运动劳累之后哪有什么闲力气搞反动派....

即使在我家门口办奥运,我也不会去凑热闹,没这闲功夫,不如在家陪家人,亚运会更是如此。

就算杭州开亚运,绍兴也不会有地铁,阿海造桥胖天胖地,象样的高架都没一段,指望天上掉地铁?!!

用这些钱干点更有利于民众的事不是会更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办这种运动会呢!

楼主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然而办亚运并没有什么ruan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