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大年初七,首个工作日,炮竹声声传遍大街小巷。在青岛一劳务市场里,清晨七点多钟,天刚见亮,很多外来务工的师傅,早早备好包裹饮食,站在街头等待雇主。
一位年轻的姑娘刚下车就被务工师傅团团围住,简单介绍:日薪130元、工作9小时、中午管饭、年轻人优先、工作量定额···听到雇主一连串要求后,大部分人员觉得工资有点低,虽然中午管饭。看着大家犹豫,雇主说:可以先体验下,如果不合适就坐公交回来,拧螺丝的活不累···。
一位常年在此务工的师傅,电话铃声响起,靠着积攒起来口碑,很多雇主直接通过电话联系师傅,这让身边在此候活的师傅,羡慕不已。
一辆小轿车刚停稳,就有工人师傅拉开车门占住座位,“只要女性 贴标签”车主喊出要求后,数名阿姨挤进微型小车上,致使车门都无法关上。
相比“老”工人,年后刚加入在此候活师傅,对工作渴望更加迫切,一位来自东北师傅说:如果一天不出工,除了浪费时间外,还搭上住宿、吃饭生活费,年后刚开工活不多,能挣个生活费也行;在此常年候活师傅,他们更希望价格在300元以上雇主。图为:在一务工市场上,一企业粘贴出用工要求和薪水。
图为:在一务工招聘信息栏前,大年初七来城务工人员并不是很多。
现场一位中介公司经理说:年后企业用工需求旺盛,年轻人也显“稀罕”,企业用工黄金年龄在20~35岁之间,市场上临工,如果有一技之长找工作相对容易,靠体力劳动薪水不好,工作也不稳定。图为:2017年夏天,多名工人师傅裹着汗水湿透的衣裳,在街头购买午餐盒饭。
一辆小轿车刚停稳,就有工人师傅拉开车门占住座位,“只要女性 贴标签”车主喊出要求后,数名阿姨挤进微型小车上,致使车门都无法关上。
图为:2月22日,一医院门口,来城务工的年轻人排队体检,迈入年后新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