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新丰镇乌桥村整治进行时!6千多流动人口租住管理难


前不久,南湖区新丰镇乌桥村一户出租房内,发生了一起煤气爆燃事故。事发现场,弹出的铝合金门窗、碎了一地的玻璃和倒下的围墙,都展示着事故的威力
前不久,南湖区新丰镇乌桥村一户出租房内,发生了一起煤气爆燃事故。事发现场,弹出的铝合金门窗、碎了一地的玻璃和倒下的围墙,都展示着事故的威力。
出租房房东沈冲宝告诉我们,一对来自云南的夫妻,租住在这里。当时他们忘了关煤气瓶的阀门,造成煤气泄漏,点火后引发爆燃,夫妻俩都被烧伤,所幸没什么大伤。
房东沈冲宝:“嘭隆通一下爆炸了,我吓死了!心跳得很厉害,那个女的哇哇哭 。”
这次事故,给沈冲宝敲响了警钟。她家共有8间房在出租,每年带来3万4千多元收入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每间房内都装了煤气灶烧饭,不少新居民操作上也比较疏忽大意,爱用猛火灶,忘关阀门也是常有的事。
南湖区新丰镇乌桥村毗邻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都是厂房。不到7平方公里的地方,如今涌入了6千多名新居民,人数比本地居民还多2千。众多的外来人口,推动着小村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治理大难题。
新丰镇乌桥村网格员王金珠:“这一条丰乌路,后面就是(平湖)经开区。我们这里到经开区打工,骑电瓶车只要一两分钟,所以外地人到我们这里吃住的很多。”
一位新居民说:“我们习惯住这里了,这里因为是农村,靠近平湖,上班很方便,很近的。”
一位房东马暑英表示:“我们这边便宜,我们是加(宽带)网络和房租450元,肯定要比平湖少三分之一。”
为了增加收入,在乌桥村,每家每户都将房子切割出租,最多的一户住了38名新居民。不到20平米的房间内,睡觉、洗澡、烧饭都在一起,中间用隔板隔开,安全隐患大。村里常常上门检查、并推荐他们使用电磁炉,不过收效甚微。
检查人员查看出租房后告诉我们:“这个不是实体墙,没有砖墙,如果发生爆炸,这个墙根本挡不住冲击波。”
检查人员建议使用电磁炉,但房东表示只有周末才会用。
房东马暑英:“我说你们大家(租客)都别用煤气瓶了,大家都用电磁炉吧。但他们不愿意,说烧顿饭晃晃悠悠的。我感觉自己不安全,所以弄了两个灭火器。”
另外,出租房内,各种线缆私拉乱接、消防设施缺乏、电瓶车乱停放乱充电等现象也较为突出。
除了消防隐患,乌桥村在环境治理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不少新居民在门口随意堆放杂物,有人还在村里做起了投币洗衣生意,排出不少废水,仅新居民集聚的百谷里小区,每年共排出污水2000多吨。
乌桥村党委书记方雅勤:“洗下来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所以说这次我们剿灭劣五类河道,检测出来全都是洗衣服那个水,二氧化磷比较多。”
乌桥村网格管理员王金珠:“垃圾也都多了,每次行动、检查都是花了很多财力和精力。但是搞好以后他们不自觉的话,再重复再搞。”
不少无证经营的餐饮店,也直接开到了社区里,造成油烟和污水随意排放,而且屡禁不止。
无证经营店主朱红斌:“人家说这个店开在这边人也挺多,生意还可以,就想转过来做一点小生意。”
流动人口众多,给乌桥村带来的第3大难题,则是治安问题。流动人口信息难以完全掌握,犯罪份子容易隐藏在出租房内,这里的偷盗犯罪案件一度增长了120%,每家每户不得不在房前屋后,安装监控探头。
乌桥村网格管理员王金珠:“(盗窃案件)2012年到2013年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多,占了新丰镇的一个大头,占了新丰镇的三分之二。”
乌桥村位于南湖区与平湖的交界地段。交界线一边是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平湖经开区,另一边则是社会治理难度日益增大的新丰镇乌桥村。接下去,乌桥村该怎样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相平衡,又如何解决消防、环境、治安方面的三大难题,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新闻来源:禾点点

平湖得益,吃喝拉撒垃圾都弄在南湖区,

政府不作为而已。。。
收税,所得用于环境整治。
乌桥村的脏乱差已经有十来年了,包括乌桥村所谓的村委都是违法建筑。治安差,一个本地人配六七个外地人;赌博、高炮(横行);未批先建、超面积盖房、乱搭建比比皆是;通到村民小组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可以辆车交回的,这就是所谓的康庄大道?交叉路口都有违章建筑,交通事故频发;村集体收入----------零。
哎,这个村,我已经完全失望了。
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国外这就叫做贫民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