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的同志,您好,我是邵阳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今日在学校后的邵阳电站看到的一幅场景引发的我深深的思考,大坝的东边河水很清澈,但是大坝的另一侧,可谓是令人生畏的场景,河面上几乎浮满了水生生物,作为一名文科生对于生物不甚了解,但是对于水体污染的危害还是略知一二,河湖藻类大量繁殖,源于水体污染,而藻类大量繁殖的危害亦是到时河湖污染更甚,鱼类死亡,不能成为合格的饮用水等等。
水体的富营养化可使致死的动植物遗骸在水底腐烂沉积,同时在还原的条件下,厌气菌作用产生H2S等难闻的臭毒气,使水质不断恶化,最后可能会使某些湖泊衰老死亡,变成沼泽,甚至干枯成早地。
另外,由于大量的动植物有机体的产生和它们自身的遗体被分解,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以致于使水体达到完全缺氧状态。分布于水体表层及上层的藻类浮游植物种类逐渐减少,而数量却急剧增加,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变为以蓝藻为主(蓝藻不是鱼类的好饵料),水体底层由于缺氧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各种有毒的、恶臭的代谢产物,这种因藻类繁殖引起水色改变就是所谓藻华(水华)现象或称赤潮现象。
不仅是邵水电站河段,前段时间在邵水桥下也看到逐天渐绿并水藻丛生的河水。虽然不是从小生长在邵阳,但是大学四年在邵阳度过的事实也让我将邵阳视作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我的第二故乡能够愈加美丽,蓝天更蓝,河水更绿。往有关部门能够引起对水体污染的重视。
以下是十一月21日摄于邵水电站的图片 望能增加说服力。(非会员无法上传图片 深表歉意)
感谢您的来信,我们一定会认证处理您的建议。
环保局 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