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商业模式下消费者的身份变化

人从出生开始,消费就开始常伴我们一生了,这漫长的消费旅途中,我们一般都是先赚钱后消费。
但是有一部分消费,却又可以为我们赚钱,比如我们消费买房,买车,买黄金等等,这种消费很有可能是可以为我们带来利润的,比如买了房,可以等房价升高时出售或者出租,买车可以做商业用途来赚钱等等,这种消费我们称之为“投资型消费”
那么另外的消费,往往无法为我们带来利润,只是在消耗我们的财力,我们称之为“消耗型消费”
在我们的一生中,“投资型消费”往往只占我们消费支出的20%,“消耗性消费”却占据了我们80%的支出。
“投资型消费”只占我们支出小部分,却创造了利润的大部分。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或者一个平台,让“消耗性消费”也能转化为一定数额的投资,那创造的利润岂不是更高,岂不就是开启了一个巨大的宝藏?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天方夜谭。诚然,在传统的思维中,消费者就是花钱的,厂家商家中间商就是赚钱的。
思路决定出路,在传统的思维下,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摆脱不了这种利润分配模式的。
这时,我们清理一下思路,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银行存钱时,因为为我们提供了场地,人员,机器,系统等等高成本服务后,不但不收我们费用,反而还是要支付我们存款利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给银行提供了资金,银行利用这笔资金可以创造了更高的利润,那么我们就理应获得利润分成,也就是利息。
转换到企业及公司发展中思考,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3要素:投资,生产管理,销售。那么后续的结果是,当公司发展之后,作为投资者的公司董事们获得了利润分成;作为生产管理者的高管、员工等等获得了利润分成;作为业务人员等,卖掉了产品,也获得了利润分成。
乍看起来,好像合情合理,但是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销售环节到底是由谁完成的?难道是销售业务人员,完成了这个消费环节?
错!真正完成了企业生死攸关的销售环节的是我们消费者!但是我们却没有利润分成!而且,我们完成每一笔消费的同时,就相当于把这其中的利润,注入到了公司当中,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虽然资金数量少,但是本质上是与公司的投资者们完成了一样的行为,但是我们却也得不到利润分成!
企业发展3要素,作为消费者,完成了其中2个,我们却完全得不到企业发展的任何红利,这就是现有商业模式最大的不公平,不合理!
在现代以前,商业模式是由供方主导,商品服务供不应求,消费者没得选择,只得接受纯消费者的单一身份。
现代商业模式下,商品服务丰富完善,且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身份已经发生变化,消费者具有双重属性:一、完成销售环节的销售者;二、以自身创造的利润注入公司发展的投资者。
消费者身份的变化,必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企业为了获得发展,必须得到消费者支持。
解决之道:
一、消费者合理参与企业利润分红;二、销售环节是由消费者完成的,至少销售佣金应该分享,而不是由公司生产管理者独享!
下一章分析,如何实现这种商业模式,以及如何分辨真伪,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