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致富能手: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跪着都要向前行

关家川村,位于庆阳市正宁县山甲乡,距县城约四十公里,翻越一座大山,在沟低有个叫乡台的村庄,这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交通算不上便利,人烟稀少,在这里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叫关长俊。
现年55岁的关长俊,早年由于疾病导致下肢残疾,不能和常人一样行走,平时就只能跪行。
前些年家里栽了几亩苹果树,由于不懂技术而全部腐烂,不得已,在2013年把苹果树挖了,改种粮食作物,但种粮食连基本口粮都不能保证,他苦思冥想,下定决心养羊。随后他就去外地买品种好点的羊,在庆阳环县买了40只羊,第一年没有产仔,而且还把5只羊死了,2014年产了8只
羊羔,让他很高兴,感觉这还挺好的,能养,就用残联给的三万元扶贫款建起了羊舍,办起了养殖场。
他平时闲时,就看书,学习养羊技术和防疫技术,在网上购买药品,注重养殖场的卫生,消毒,打疫苗全是他一个在干。
他养羊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每天喂两次,在给羊把草加上的时候,他就在羊圈转两圈,根据羊吃草就能断定羊生病情况,如
果不抢着吃,肯定就是生病了,及早救治,在他的精心喂养下,繁殖也是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6年对精准扶贫户实施产业扶持,有十户农户就发展养羊产业,他每隔十来天就去这些农户家里查看羊的生长情况,提出建议,让农户心中满意,他也是非常的高兴。
有了好的收入,他也不会自满,为了帮助贫困人口,在他养殖场打工的,都是残疾人,因为他了解残疾人的苦衷,只要能干,他就尽量给安排活路,主要是添加草料,打草,重体力活是不会让残疾人去干。
随着羔羊的逐年增加,他又加大圈舍规模,到目前,总共有265只羊,羊舍28间。
2018年,又有十户贫困户在他的带动下,相继搞起了养羊产业,他和以前一样,主动为乡亲们服务,每十天就去查看一下羊舍的卫生及防疫情况,得到了乡亲门的一致好评。
就像他的口头话一样,双腿不能走,双手不想闲,只要脑子好,就得多思考,不要靠政策,把你养到老。
很简单的几句话,说出了他的雄心大志,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跪着都要向前行。
身残志坚办羊场,
致富路上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