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汽车金融潜在风险的三宗罪,就在你身边

汽车金融火了
“零首付购车”、“零首付,先用后买”、“一成首付,新车开回家”……全国各地的居民小区的电梯间、写字楼卫生间以及公交车站和地铁站,铺天盖地的诱人广告昭示着汽车金融的热闹。
3月20日,点牛金融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以车贷为主营业务的上市p2p机构。先其半年登陆纳斯达克的趣店集团,亦于今年1月宣布上线大白汽车分期业务,进军汽车金融领域。
2017年以来,汽车金融“网红”辈出——优信、瓜子、人人车等公司于去年分别获数亿融资;batj亦不甘落后,纷纷通过自设、合作等方式跑马圈地。
蓝海之下风险暗涌——复杂的竞争格局、纷繁的模式创新、庞大的产业链,以及“二押”、欺诈等“劣币”行为的存在,让一切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调研中发现,汽车金融已然暗藏了多模式、多形态、多渠道的诸多风险,不可不防。
规则不全,“种”风险
汽车金融的风险在于市场行为规范、行业发展标准不一,存在诸多灰色地带。
首先,各地区车管所对车辆抵押登记的标准和流程要求不一,汽车残值评估和管理标准、水平差异较大,为汽车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提供了灰色空间。
其次,除客户逾期的信用风险外,最大的风险在于难以识别市场欺诈行为,以‘二押’为甚。
举个栗子:王某通过a公司办理抵押贷款购买一辆车,a公司获得该车物权,但该车使用权仍在王某;之后王某找到b公司,又将该车质押给b公司,获得相应钱款,b公司获得该车物权。若王某不还款,则a、b两者只能通过“争”这辆车来挽回自身损失。这种套现行为繁荣了黑市,损毁了正常的交易市场。
再者,由融资租赁模式衍生出了诸如“零首付”购车等模式,也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中。
所幸,行业不良率目前还在1%左右。新车、二手车领域的从业者都要通过线下核实信息、线上参考大数据来把握“真人真车真需求”的核心。
风险“多点”埋伏
汽车金融的首要风险,在于服务形式的复杂化、全链条化。
与早年不同,汽车金融如今远非只是“贷款买车”。多数人将其等同于汽车消费按揭。但其实,汽车金融涵盖了汽车生产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且每个环节都有细分的金融业务和产品。
简单来说,一辆新车从出厂到被4s店卖出,将经历“采购贷”、新车库存融资、新车消费按揭等一系列环节。新车的主机厂与4s店之间多年以来形成了稳固的流通格局,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电商在该环节的发展。
购买使用一段时间后,若车主有换车意愿,则该车将进入二手车市场,随后即经历二手车垫资、二手车库存融资、二手车消费按揭等环节。从目前的二手车保有量来看,二手车市场非常大。
在二手车消费按揭环节,消费者的贷款利率一般为三年期22%-24%,服务提供者主要有四类:
1、传统金融机构。以工商银行、中安金控、晋城银行等为代表,不介入销售流程,仅提供金融服务。
2、汽车金融公司。以厂商系为主,如大众汽车金融(中国)、丰田汽车金融(中国)、福特汽车金融(中国)等,其优势在于首付比例低,服务较为完善。
3、涉足汽车金融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如大搜车旗下融资租赁品牌弹个车、易鑫车贷淘车、花生好车,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是“以租代购”。
4、互联网企业。如美利金融、趣店等,该类企业在设计和提供服务时较为灵活,但渠道资源、风控能力相对不足,目前该类参与者数量正在急剧增加。
产业链的最末端,是二手车消费按揭环节的细分产品——车抵贷,即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汽车或自购车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或汽车消费贷款公司申请贷款。
车抵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民间借贷。其市场规模不取决于汽车存量,而在于民间借贷的需求量。从全链条来看,单一环节的风险虽不至于牵动整个产业链,但仍值得警惕。
融资租赁的“空子”
另一个风险,是融资租赁行业的部分不确定因素与风险正在“带入”汽车金融领域。
近两年大量机构以融资租赁模式开展汽车金融业务,让消费者在融到车款的同时,也能融到保险、购置税等款项。
汽车作为优质、有效的抵质押物,成为近几年融资租赁与汽车金融“融合”的重要介质,引得一批互联网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入场鏖战。
但,当前对融资租赁公司采取工商企业的管理标准,较金融租赁公司宽松,且无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后者往往成了前者的资金通道”。如此一来,金融租赁公司将业务做到了表外,自身看似零风险,实则真正承接业务的却是风控能力偏弱的融资租赁公司,冲击着两者的行业健康。
小编结语
不管是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电商,这些市场参与者身处标准不尽规范的汽车金融行业,加之,其自身在一定程度上风控能力不足,无法准确预测用户是否存在逾期或欺诈等风险。
所以,行业中应运而生一股新型风控力量。这些科技风控管理企业大多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风控新模式, 弥补传统风控模式的缺陷的同时,通过科技高效解决当下汽车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控难题。
锦e卫资产作为行业代表之一,
将技术和智能贯穿整个风控过程。
汇集多维度黑名单数据库,
为融资端资金输出提供可靠的信用评估依据;
行为人与资产动态监测,
实现汽车金融贷中有效监控;
大数据失联修复平台及智能app,
为贷后执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应用支持;
智能车库管理,
最大限度解决了回收车辆在途风险;
汽车交易数据库及智能评分模型,
快速帮助汽车金融企业实现资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