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人口的非洲、60亿人口的非洲+印巴孟+东南亚,将是21世纪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量。
客观的、不带偏见地去预测和分析这一正在上演的大事件,对国家、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一件重要的事。
万字原创文章,大量数据和干货,带你了解亚非落后国家的现状和未来,以及产业机会。
01
人口爆炸
非洲的高出生率,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然而,许多人对非洲人口的现状、以及非洲未来可能达到的体量,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本文将要说明的是:非洲人口正在以超出大多数人想象的速度在增长,在我们有生之年里,非洲人口将从现在的12亿+暴增到30亿+,达到届时中国人口的4倍。
与此同时,非洲也将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一级。而伴随着老龄化、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工业品倾销、基建能力输出、互联网金融服务走出国门,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这块庞大的新增蛋糕。
许多人都会对这一预测不以为然。不急,下面来看数字:
2017年,非洲人口为12.6亿,比2016年净增3120万。
下面是历年中非人口对比:
喜欢地理的70、80后,小时候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印象:非洲的面积超过中国3倍,但人口却只有中国的一半。然而,就在短短20多年里,非洲的人口就从中国的一半,攀升到了中国的90%。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感受下非洲、中国、印度2017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到,非洲的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中印几十年前人口爆炸期的水平,目前的12.56亿人,还只是个萌芽,这个萌芽还将在未来30年里快速成长。
未来非洲的人口将达到多少呢?下面继续分析。
非洲2017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和1980年的印度类似:
非洲2017年的总和生育率是4.66(每个妇女一辈子平均生4.66个小孩),印度在1980年的数据是4.83,两者很相似。
下面是非洲从1995到2015年、印度从1960到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两个地区在20年里,生育率的走势是类似的。
于是,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推理:
1、2017年的非洲和1980年的印度人口年龄结构类似。2、2017年的非洲和1980年的印度生育率类似,且往前推20年的走势类似。3、如果未来的非洲继续保持印度从1980-2017年的生育率走势。那么,非洲在未来37年里的人口增幅将和印度从1980-2017年的增幅类似。
1980年,印度人口6.9亿,2017年达到13.4亿,增长了95%。按此比例,非洲在37年后,人口将达到12.56 * 1.95 = 24.5亿。
如今,印度每年出生2700万人、中国每年出生1700万人、非洲每年出生4500万人。5年后,中国的年出生人口将下降到1000-1200万,而非洲则将上升到5000万以上。
印度的总和生育率已下降到2.3,其人口暴增期已过,接下来会慢慢攀升到16-17亿的人口高峰。而非洲,则将比印度晚30多年达到35亿左右的人口高峰。
于是,根据上述推算,到21世纪末,非洲将拥有30多亿人口,而中国则将大概率只有6-8亿人。
这意味着,在21世纪的短短100年里,中非人口比例,从2比1,变成了1比4-5。
02
走出饥饿
有人会说:“你这个推算有问题。”
“第一,非洲人均寿命很短,生得多,但死得也多。”“第二,非洲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那么多人,将会因为饥荒战乱等,达不到30亿人口。”
而接下来本文将说明,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非洲正在快速远离饥饿,其人均寿命也在大幅提升。非洲人口将会比上面估算的更快达到35亿,不用等到21世纪末,或许我们在有生之年就看到。
一、人均寿命
印度198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54岁,2017年是68岁。
(数据来源:世行,
前面所说的埃塞执政党“埃革阵”,有执委会、中央委员会,大家互称同志。
很奇妙的是,“埃革阵”的方针政策是“两个代表”(参考资料——解晓岩:大使眼中的埃塞俄比亚)
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埃塞最广大的群众利益。
埃革阵的组织形式与中国共产党十分相似。其权力核心是执委会,共有36名执委,相当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其次是中央委员会,由180名中央委员组成,相当于中共中央委员会。“对于党内领导人,我们也以同志相称呼。”范塔洪表示。
截至2011年,埃革阵共有400万名党员,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截至2013年底,党员人数增长到650万(占埃塞总人口7%)。
相似的组织形式,使埃革阵与共产党之间建立起“兄弟般”的友情。有知情人士向《凤凰周刊》透露,大部分埃革阵高层都曾到中国学习和接受培训,许多要员的子女也被送往中国留学。而埃塞俄比亚的部长级官员更是几乎人手一本《毛泽东选集》。
去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埃革阵总部负责人雷德旺曾表示:“中埃塞两党很有共同语言,埃革阵希望能进一步学习中共的治国理政经验。”
埃塞从2005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2004年开始,大部分年份的gdp增速都在10%以上。
埃塞正在修建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复兴大坝,装机容量600万千瓦(1/3个三峡),库容660亿立方米(1.7个三峡)。与之配套的全非洲最大规模输电网络由国家电网承建。(参考资料——《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将控制尼罗河86%水量,埃及会善罢甘休吗?》
)
位于埃塞首都的“非盟”总部大楼,也由中国援建。
感受一下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从2001年到2016年在城市尺度上的巨大变化:
埃塞俄比亚史上最大的铁路项目,同时也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从埃塞首都到吉布提首都的“吉亚铁路”,全长752公里,时速120公里,投资40亿美元,由中国投资、建设、运营。
埃塞首都的轻轨工程,也是由中国承建、运营,使用中国标准。
(参考资料——深圳地铁走出国门 运营管理埃塞俄比亚第一条轻轨http://sznews/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