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都知道,个人信用记录作为经济“身份证”,越来越在生活中显示出其不凡作用。一份客观而准确的信用报告,是银行、贷款公司评价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征信记录有多精确呢?精确到会标明查询日期、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
近期,网传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会影响到贷款办理。这是真的吗?这要客观看待, 是的,信用记录查询次数过多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并不是所有查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市民在申请信用卡、房贷、车贷时,都会授权银行查询个人的信用记录,这样的查询次数过多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银行贷款授信和审批中有一项就是查看贷款人的征信查询次数,因为征信基本上是在办理贷款的时候才需要查的,如果贷款人多次查询个人征信的话,银行会考虑到其为什么短期内要多次贷款,会不会存在风险,可能在初审时会增加银行对你的疑惑和不信任感,虽然理论上说,只要没有逾期违约,查询几次没有关系查询次数但是有的银行规定,近两个月内征信查询次数不能超过3次,如果你的贷款金额不大,自己查无所谓,如果金额大,一笔贷不到你要的金额,最好不要自己查。 如果你的资信良好,条件优越,所有的或90%的申请都通过了审批,那么这些查询将不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你的资信状况一般,有一半的申请都未通过审批,那么这些查询将对你的信用造成负面影响。
个人信用记录是一份隐私文件,应当受到保护。申办信用卡或贷款业务时要选择正规机构,慎重申请,。因为短期内申请多张信用卡易被银行怀疑有恶意透支倾向,从而拒批。另外,如果你被多家银行拒绝贷款,说明你的财务状况不佳,那么银行就会通过频繁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更加慎重的考虑你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
总之,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次数不必太频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一年有两次查询免费政策,第三次要收费,对于正常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民众来讲,一年内贷款消费或买房不会超过两次,所以一年两次免费查询就能满足我们正常的经济生活了,是不是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