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消息,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截至2016年,已有河北、广东、湖北等15个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成为一个本科批次,取得积极成效。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教育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改革。有关地方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改革措施平稳落地。
上海率先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上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省市,2015年,上海率先宣布2016年高招完全合并高考本科录取批次,不再区分一本二本,所有本科院校同时录取,平等竞争,上海也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取消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市。
山东和海南快速跟进
其他各省开始陆续效仿上海的做法。山东省和海南省相继宣布高考一本二本合并(两省没有三本批次)。
山东宣布自2017年起,山东高校录取不再分一本二本;海南省也宣布从2017年起,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南省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其他各省市逐步改革
在完全合并高考本科录取批次之前,很多省份先从取消三本开始尝试,天津、浙江、湖北、河北、广西、四川、江西等省,陆续开始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录取。
河北省:从2016年起,将本二、本三批合并,进一步优化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设置;
广东省:从2016年起广东高考招生录取将合并二本的A线和B线,合并后会适度增加二本批次的志愿数;
辽宁省: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湖北省:从2016年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本科调整为两个批次,为今后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江西省:从2016年起,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称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合并艺术、体育类第二、第三本科批次;从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
天津、浙江、四川、广西、内蒙古五省市区,2015年已经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内蒙古取消本科二批C)
除了这些省份,山东、山西、福建等省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启了二本和三本的合并,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陆续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本科录取批次的合并已是大势所趋。
学生选择余地更大,机会也更多了,但志愿填报的难度加大。
1、志愿数减少
本科合并录取,意味考生能填的志愿也减少了。往年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三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今年就只有6个志愿可以选择了。往年这部分考生即使没被二本院校录取,也还有三本院校作为保底,而今年这样的保底不再存在,考生需要慎重考虑,照顾到两个层次的学校。
2、参考数据减少
本科录取合并,原来的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三条线变成一条线或者两条线,缺少了往年二本线的参照。很多考生、家长以往年填报数据为依据进行比对。如:一本线上多少分可上××学校;二本线上多少分可上××学校。今年这一招得慎重了。
3、二本生压力变大三本生选择变多
取消三本,三本批次分数段的考生进入了二本分数段,原来二本线上的考生竞争更为激烈。对处于三本批次省控线上下的考生而言,选择余地更大,机会也更多了,原来可能只能读三本学校,现在也有机会读二本院校了。既可以选二本院校,也可以选特色三本。
在操作层面上,考生和家长要认真了解合并后的报考政策及数据,避免“低分高报——滑档,高分低报——乱报”的现象。
合并本科招生批次,也不是招生“一窝蜂”“一锅粥”,长远看,高校要用办学特色、真正的实力和不同的功能定位来吸引生源,原来的一本高校不能高枕无忧,有特色的二本、三本院校则有希望借势崛起,“二本学校”比某些“一本学校”录取分数还高的尴尬再也不会出现;不少特色不明显、收费较高、就业较窄、位置较偏的民办院校将遭遇“零投档”的难堪局面。
总之,高校招生录取将进入更为平等竞争的时代。这对考生来讲是真正的幸运!
好好学习很重要
大趋势就是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