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商家受制于它,却全力追逐着它!
人人电商创始人黄梦曾经说过:“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无论是线下商家还是线上电商都离不开“流量”二字。因为流量的多少以及转化与店铺的销量直接挂钩,关系到店铺的生死存亡。线下商家在商场抢占热门地段是为了流量,传统电商商家通过竞价、购买获得更好的排名是为了流量,社交电商商家打创意牌营销牌同样是为了流量。
流量作为电商环节中如此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流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影响流量沉淀的因素又是什么?流量是否会成为社交电商战胜传统电商的突破口?
流量的本质就是时间
传统意义上的流量指的是:用户在访问网站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大小。主要指标包括:独立访问者数量(unique visitors);重复访问者数量(repeat visitors)页面浏览数(page views);
每个访问者的页面浏览数(page views per user)等。但我们今天所说的流量具有另一种含义,它不再是ip或者pv/uv,而是用户的上网总时间,主体对象是“人”。比如100个网友,每个人上网的时间假设为2小时,用在上网的总时间就是200小时。网友上网的总时间就像一个池子里面的水,数量是固定且有限的,但是,互联网产品却呈现越来越多的无限性,所以落到每个互联网产品上的流量,呈现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电商商家来说,如何吸引更多的流量,让这些流量不断沉淀就成为重中之重。
社交时代:信任和优质内容是流量的基础
传统pc时代,消费者带着一定的目的搜索以及浏览商品,这也是是传统电商平台商家流量的主要来源。到了以分享和交流为主要特征的移动互联时代,人们以智能手机为媒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收集和分享碎片化的信息,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制造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那么,在“人”成为商业核心的社交电商时代,要让“人”成为商品的传播者,让流量聚集,需要有两个前提:
首先,要让人们品牌尤其是产品产生信任感,人人电商的首席战略顾问周掌柜认为,就产品本身而言,容易被记住和传播的产品,容易做决策的产品,力压竞争对手、匠心独特的产品,都容易让消费者推荐和转发。
其次,要用优质的内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因为在社交时代,人格认同感已经替代了产品的功能,所以,赋予产品一定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讲故事,挖情怀,别具一格的包装设计,各类形式的优质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流量的来源。
社交电商平台的流量可沉淀可裂变
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线下商家,都需要依靠“平台”导流。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商场的流量都存在着如下弊端:
其一,商家花越来越多的钱购买流量,耗费的成本越来越高;其二,流量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平台的,对于商家而言流量是一次性的,无法沉淀的;其三,传统平台获取的流量精准度不高,无法形成良好的转化率。
而在社交电商平台,所有的流量都是商家自己的,与平台无关。比如在人人电商平台中商家可以利用“人人店”工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流量基础,商家可以清楚掌握每一个用户的状况。人人电商的明星商家“掌上世博”平台ceo于业军所言:“当有一批人承认你这个品牌,承认你的服务,产生了信任,甚至认同你的企业价值观,他会产生持续的消费,就会沉淀下来成为企业的资产。”
而且相对于传统电商平台来说,社交电商平台上的流量,可以通过社群的载体沉淀下来,用户群体也更有针对性,转化率也会更高。
总之,在社交电商时代,互联网的流量变得越来越分散,知晓流量的本质就是时间,信任和优质内容是流量的基础,在依托“人人是消费者,人人也是传播者”的社交时代人群特征,利用人人电商“工具+服务”的优势发挥品牌影响力和社群的延伸作用,商家们可以轻易实现流量的沉淀和裂变,从而完胜传统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