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温州苍南的失信父亲,让状元儿子入不了学的事,刷爆了朋友圈。这周,顺德法院发布《致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限制消费人员的家长们一封信》,31名被执行人的子女被责令退学或转校。
老赖的真实故事,让不少人开始关注起自己的征信。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会觉得信用离自己很远。
其实买个房办个房贷你就知道信用已经开始影响你的生活。如果你的信用不佳还会连累你的另一半,即便你的另一半信用良好,因为你的征信不佳也会受牵连。信用维护好,老婆不会跑,绝不是一句戏言。
在买房贷款的过程中,征信略差的一般利率都会上浮。如果征信有连三累六的,很多银行会直接拒贷。所以说,只要征信好房贷省不少,真的相当于挣了钱。我们也要向发达国家看齐,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信用。
像爱惜生命一样
珍惜你的
征信
干什么,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维护好自己的征信呢?记住三点影响个人征信的行为不要做;另外,消费金融产品泛滥的当下譬如网贷要慎重,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要盲目跟风尝试各种网贷,他们都是要上征信的。下面这些影响个人征信的情况,一起get起来。
逾期
①信用卡逾期
②贷款逾期(包括助学贷款)
③费用调查造成的逾期
④信用卡年费造成的逾期
⑤第三方担保造成的逾期
不良社会行为
①欠税
②民事判决记录
③强制执行记录
④行政处罚
⑤水电燃气费不按时交
⑥地铁逃票
⑦闯红灯
⑧旅游过失行为等
不理性行为
①频繁查征信
②短期申请过多信用卡
个人征信的消金产品
①苏宁任性付:上征信(这个产品真的很“任性”,用了就上征信)
②蚂蚁借呗:上征信,采用抽查(借呗的资金来源于阿里巴巴小贷公司,阿里小贷会主动上报数据给央行,但并不是100%上报,类似于抽查,有一定概率被抽中。)
③网商贷:大概率会上征信
④微粒贷:上征信
⑤小米贷款:与银行合作的会上征信
⑥京东白条:上征信
查询记录,会对信用有影响?
征信查询很多次肯定会对个人信用有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被银行拒绝贷款申请。
在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最后一栏是“查询记录”,里面包括了“本人查询记录”和“机构查询记录”。机构查询记录:在我们申请贷款和信用卡时,相关银行机构就会查询我们的个人征信信息,机构查询原因只有四种,保前审查,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和贷后管理。个人查询记录:如果你是在银行查询的,会显示为“本人临柜查询”。如果你是在网上查询的,会显示为“互联网查询”。
“保前审查”和“贷款审批”是在申请贷款时会显示的,“信用卡审批”是在申请信用卡是显示的,“贷后管理”是已放款机构对我们个人征信的一种定期查询。所以,对个人信用有影响的是“保前审查”和“贷款审批”。因为这两种查询记录的多少和你最近资金需求度是成正比的。查询越多,说明,你最近非常需要用钱。
个人查询记录对个人信用的影响较小,只要你不是30天查了15天就没啥大问题。
为什么征信查询次数,会影响信用?
这里分两种情况来讲——查了征信放了款。比如你去三家银行都成功申请了贷款,在征信上显示了这三家银行的查询记录和放款记录。当你再去第四家申请时,他们就会担心你的负债过高导致还款能力不足,为了避免风险,他们就可能会对你的贷款申请做拒绝处理。
查了征信没放款。比如你去三家银行申请贷款都失败了,在征信上只显示了查询记录,却没有一家放款记录。第四家就会觉得前面三家之所以没有给你放款,是因为你的原因导致的,为了合理避免风险,他们也会习惯性的做拒绝处理。
所以,征信查询次数的多少会对我们的个人信用造成一定的影响。每家银行对征信查询次数的要求不一样,具体要咨询申请银行,通常要求是半年不能超过2次。一般会对本人查询次数多的也很留意。审批人员考虑的是:一份个人查询版可以投递多家贷款公司故会存隐形负债,银行一般近三个月查询次数在例如八次以内会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