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中纺CBD正式启动建设,镜湖新区的繁华在哪里?


近几天,网友热议镜湖新区未来在哪里?“鬼城”从镜湖新区开发至今一直没有停息过。上周我特地到位于柯北新城的中纺CBD项目工地探访,发现已经有3幢写字楼动工建设,中纺商贸综合体和“双子星座”其中一幢的250米地标建筑也已经在设计招标中,柯桥区城建将引来新高潮。相隔不到10公里的镜湖新区核心区何去何从更是大家热议的焦点。
先抛开部分网友“地域攻击”式的无意义讨论,从较为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绍兴城市未来核心区的出路。
首先个人非常不同意一点:地价高让镜湖或者其他北部新城(新区)变“鬼城”的说法。价格首先基于市场需求和市场期待值,市场投资本身具有投机性,价格过高自然会回落,过低也不是件正常的事情。所以价格问题只能成为影响新城(新区)快慢的因素,而不是成为“成功”或“失败”的核心因素。
城市建设本质上是发展,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所谓“湿地论”者们的观点从自然发展因素而言是无稽之谈。CBD或者城市核心区建设,注重城市生态的营造,本身就处于人居考虑来建设发展,不管是迪荡还是中纺、镜湖等等都一样,在这些地方本身立足不是工业而是第三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所以在处女地上开发新城区,从吸引人的角度上讲,具备最基本的优势,其他所谓的交通不便、城市公共体系没跟上,都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本质问题。从目前的绍兴常住人口分布情况看,柯桥主城区、越城区的老城片区是两大人口集聚区,镜湖新区位于两者之间,中纺CBD位于绍兴城市北拓衔接处,人口基数都不是问题!
镜湖新区开发建设,本质上说政府性导向开发,这点本人也是赞同的,但是这影响到了开发建设还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自发引导、文化政治等高层因素导向都是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这没有根本上违背市场和自然发展的规律。绍兴老城区堵不堵?这不需要回答,往东扩?往西扩还是往南扩?抛开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观点,更多人会认为西、东、北三方更适合。往东走?市场潜力大但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往西走,这里虽好,但是行政区划调整后,绍北平原一盘棋,往西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往北走,这里是“处女地”,有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工业太不值得,开发三产商贸刚刚好,镜湖新区背靠2500年的老城区,北面大上海-杭州湾经济带、大桥经济桥头堡——滨海新城,左手可拉中国轻纺城新兴经济群,右手可握工业强区——国家级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能直达绍兴新城区——上虞区。这里的区位优势首先无与伦比。
如果说迪荡因为老城区而繁荣,那我可以说中纺CBD可以因为金柯桥而繁华。镜湖新区的核心区位优势就是“左右逢源”、“四面玲珑”!大家都一致认为镜湖新区的建设是政府主导的,像“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单纯这么看镜湖新区发展是非常片面的。北迁绍兴政府各大机关和城市大型服务配套设施确实政府行为,但是后边却牵走了一根巨大的利益和市场之绳。镜湖新区有政治性扶持,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双管齐下”难道纯政府行为?只能说政府先行,市场跟进。

如果说袍江和滨海发展,没有镜湖新区就不可能得到本质性突破,袍江新区东靠上虞区,南临绍兴国家高新区,都不是绍兴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没有镜湖新区在西侧的区位后盾和政府支持,很难让其成为绍兴新市区的几何中心。换句话说,袍江虽然是几何中心但是不会成为城市核心。滨海新城虽然是桥头堡,没有镜湖新区作为市场后盾,远离老城区和柯桥主城区的现状很难让其有质的飞跃。

现在镜湖想要大力度的开发,光靠市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东浦又是重点,必需还划给柯桥区,让柯桥能有向东拓展的土地
同时,应撤掉现镜湖新区,把灵芝镇改名为镜湖街道,这块土地有越越区主力开发,当然前提是市里要充分放权给越城区

规划局的领导太优秀;了

缘何地域中兴就必须是经济中心?还不是政府主导占主因。

据路边摊大妈说:镜湖新区有部分土地由柯桥购买~简单的说 就是拆迁费用有柯桥出资,土地交给柯桥开发~ 我也是去买茶叶蛋的时候听到的~

你去买几块地去

楼主的文不错。
  镜湖的开发,确切地说,前几年主要是紧贴老城,二环北路两侧的大滩板块。这几年已经向北发展到凤林西路到洋江西路,解放大道两侧的五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再往北就是湿地公园、十里荷塘、昂赏湖景区等自然保护区,除了即将动工的儿童公园,游乐园外,不会有房屋建筑了。
  这在这核心区内,总部A区已经基本完工,奥体、科技、文化三大中心已将交付使用,行政中心已经结顶,佳达和远大两栋百米高楼开工。期望中的金融聚集区和越商聚集区承诺在年内动工。佳源大型综合体正在加紧施工中。天御和御和园两个住宅楼盘建设也将接近尾声,剩下的主要就是一个纯商业区块和一个拆迁小区的建设。在这里, 所剩空地已经不多。
  今后发展,就必须向西的东浦地块了。虽然近几个月似乎停顿了一下,但总体上发展速度还是不慢的。

我们不要什么大开发,我们要青山绿水!

面对中纺CBD,镜湖新区显然底气不足

看看镜湖的拆迁政策就知道镜湖的近况了,现在的政策是王小二过年,一年比一年差

北上广为什么发展如此猛,有历史地域经济等诸多因素,但归根到底是要有人,没人,发展超过了需求难保不成为鬼城。在某些领导的脑子里,发展就是卖地,造路,建房,管你人从哪里来。造了这么多的住宅怎么办?赶紧把偏远乡村的民居都拆了,把农民都赶到城市来吧。看看现在的商务写字楼,还用得完吗?

镜湖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