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恩阳区玉山镇黄柏村“第一书记”张海


记恩阳区玉山镇黄柏村“第一书记”张海文章来源:巴中经济
作者:红尘
时间:2017-04-02 21:22:13
字体:[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蜿蜒盘旋,200亩苗木基地绿意盎然,一口口鱼塘碧波荡漾……走进恩阳区玉山镇黄柏村,一幅漂亮的乡村画卷豁然展开,绘制这幅村民致富图的画师则是“独臂书记”张海。
  “只有干出样子,才能赢得村民信任”
  张海先天性缺失右前臂,贫困和残疾让他在学习上比常人更加刻苦,2014年硕士毕业后,被引进到区残联工作。2015年4月,他主动请缨到黄柏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一个毛头小伙懂啥?”“残疾人也能当‘第一书记’”……初到黄柏村,村民对年轻的“独臂书记”并不买账。
  “只有干出样子,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张海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
  黄柏村位置偏远,贫困发生率达24.3%。要想挖掉穷根,首先要找到病因。在前三个月,张海白天带上水壶和干粮走村串户,晚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基础配套差、产业发展差、村民观念落后……”找到了穷因,张海还制定了村整体发展规划,并邀请群众、村社干部、专家进行讨论完善。
  “没想到这个独臂书记还真有两把‘刷子’。”村民在蓝图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信心,对张海开始刮目相看。
  之后,张海开始在村社、乡镇、区级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争项目、跑手续、要资金……有时一天就要跑五六个部门。几个月下来,原来白白胖胖的小伙子黑瘦了一大圈。
  张海的付出换来了村里的变化。一年来,村里修建了2条总长4.2公里的村道路,总投资150余万元;维修整治了7口堰塘,修建水渠450余米;改造21.6公里农业用电线路;家家户户吃上了放心水;已经启动“巴山新居”建设,村民住上新房指日可待。
  “张书记真是把群众当成了亲人”
  张海不仅是村里的建设者,还是村里的推销员。“基础设施修好了,我们还要引进企业到村里投资兴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张海专门制作了项目包装手册,逐一拜访村里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邀请他们回乡创业。在产业发展中,张海还跑前跑后帮业主跑贷款、办手续,成了业主们的“服务员”。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个项目在村里落地生根,目前已建起了200亩花卉苗木基地、蘑菇专业合作社、养猪场、鱼塘……大小产业项目10余个,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个人出钱紧急送意外受伤的“五保户”侯兴五到医院治疗,帮助双眼失明、下肢瘫痪的村民马仕奉办理残疾证,联系解决困难家庭廖春芳的女儿大学学费问题,帮助贫困户王德五维修危旧房……在生活中,张海是村民的贴心人。在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百姓的疾苦,哪家的困难他都知道;哪家需要帮助,他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他自己也是残疾人,生活不方便,还要为我们的事情到处跑,张书记真是把群众当成了亲人。”村民马仕奉说。()
:“独臂书记”托起群众小康梦
《目前已建起了200亩花卉苗木基地、蘑菇专业合作社、养猪场、鱼塘……大小产业项目10余个》这些有什么作用,谁又真正体会到创业有多难,我想说创业者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给与的政策,全是谎言。
国家对创业者有支持力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