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的村民,注重教育是九峰的一大优良村风。旧社会村民在外经商,清醒地意识到“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能生存的”道理,他们纷纷出钱办起私塾让自家子子及亲朋戚友的子女念书。据统计,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庄,那时就有七所的私塾。尤其商界知名人士方捷辉先生,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进行教育改革,废除村中的私塾,筹集3000银元,于1941年创办了私立峰山小学,盖起两层计6间教室的砖楼校舍,聘请名师,让贫困的子女免费入学。在当时这座校舍不但名扬全莆田,而且学校教学质量好,吸引许多邻乡的学生纷纷来校就读,为此教育界当时便有“莆田有麟峰,梧塘有九峰”之赞美。
解放后,九峰村民对这座砖楼校舍曾二度进行修建和扩建,后来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于1994年全村集资60多万元,重新再盖一座三层计18间教室的教学大楼。小学的操场上浇灌蓝排场,做好跑道,大搞绿化,完善教师生活设施,营造尊师重教之风,造福于后代。正由于尊师重教形成风气,自解放以来,村中人才辈出。
而如今,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无奈下村里的孩子或到镇中心小学就读,或到其他学校求学,无疑给各个家庭增添了很重的负担(孩子每天早晚需要接送,中午又要安托)!而镇中心小学又人满为患,每天接送孩子时又常常交通堵塞,安全隐患险而易见;而我村小学18间教室每间在读学生又寥寥无几;
我们期盼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增加师资在我九峰小学的基础上改为梧塘镇第二中心小学,或者把梧塘镇辖区内所有的小学老师轮流到各个小学执教,这样既可解决我们这些务工农民的负担,也可籍此做为教师的执教成绩的考核!
切盼领导回复!
关于梧塘九峰村群众诉求的“关于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相关股室深入学校调研,现回复如下:
一、增加师资问题。由于梧塘辖区内各小学的教师趋向老年化,平均年龄达49岁,退休教师多于新进教师,因产假个别学校还聘请代课老师。在师资紧张情况下,去年九峰小学新聘一位语文老师(曾担任过小学校长),经过一学期多了解,这位老师是一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好老师。
二、教师校际交流。这种管理方法中心小学正在尝试,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学质量问题。学校一直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一系列的考核考查制度,严把考试关,力求做到公平正。同时学校还通过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及组织教师外出听课,练好内功,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涵江区教育局于 2015-5-18 10: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