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1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16.3亿元,同比增长42.3% 嘉兴滨海新区工业经济增速强劲


■记者 张 萌 通讯员 陈旭阳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滨海办了解到,今年1至11月,滨海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16.3亿元,同比增长42.3%,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临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嘉兴石化PTA项目年产值将超百亿元,传化顺丁橡胶、兴兴新能源、卫星能源等项目也在快速推进
“明年年底,我们一期项目将投料试生产。”浙江兴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道。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一期投资32亿元,项目采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专有技术。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80亿元,税收36亿元。“该项目投产后,还能带动下游企业在新区形成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表示滨海论坛
同样推动上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链的还有卫星能源项目。该项目一期为年产45万吨丙烯。作为低碳烯烃之一的丙烯,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下游衍生物所形成的新型材料,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材料如钢铁、木材、棉制品等,被广泛用于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高铁建设、航天和航空工业等。据悉,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超50亿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扫尾工作,预计明年初将投入运行
港口建设后劲足
滨海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港口建设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份,全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001.5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外贸完成788.7万吨,同比增长18.8%;装卸集装箱89.2万标箱,同比增长32.4%,增幅位居全省沿海港口首位;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4.2亿元,同比增长3.2%
记者从滨海新区了解到,近日嘉兴港海盐港区C5、C6号多用途泊位工程已经通过设计初审。该项目拟建于海盐港区C区,建设内容为两个1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66万吨,后方255亩陆域用地将建设办公楼、堆场、仓库等生产、生活设施等,该项目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海洋港区码头承载能力。”
今年6月份,上海与嘉兴合作开发的首个码头项目独山港区B23、B24多用途码头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9月份,该码头开通独山港至洋山港定点班轮“独山快航”。独山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码头开港后将依托经济贸易发达的环太湖经济区和浙北经济区,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集装箱装卸、中转、堆存、查验等为经营主业,逐步发展成为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主要喂给港之一。其投入运行既有利于推进上海、嘉兴两地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利于构建和优化长三角地区的集疏运体系,将为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物流平台

看来滨海新区越来越上路子了,嘉兴今后就看嘉兴港了
化工新区开始变能源新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