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茂名乡村旅游热的冷思考


文章作者:高凉君
文章来源:高凉赋微信公众号
春节以来,茂名的乡村旅游市场前所未有地旺盛。据旅游局最新数据的统计,春节假日全茂名一共接待了游客29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3%。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6.5亿,同比增长16%。而除了像第一滩、森林公园等传统景点外,茂名的大部分旅游人群都是涌向了乡村。
乡村旅游成为了茂名旅游的一个新力量,也推动了茂名的旅游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值得大力推广。然而,在乡村旅游大热的背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有很多很多。
一是开发建设过于粗放型。乡村旅游项目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崛起,体现旅游项目正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动能。然而,这往往容易出现野蛮开发、低端建设行为,反而忽视了对乡村旅游内涵的挖掘。所开发出来的项目与当地的农业也并没有能够相融合发展。
一些乡村旅游项目往往是经过简单的开发之后,就匆匆上马面向游客。然而,随之而来就会出现一系列基础设施(道路、停车场以及配套娱乐设施等等)无法跟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春节旅游假期就已经暴露无遗。目前看来,我市很多的乡村旅游项目还是停留在低端开发的初步阶段。
二是千村一律,内容同质化。茂名的乡村旅游主要看什么?主要就是看花。信宜钱排的李花、高州南塘柳村的油菜花、彭村的荷花、长坡的桃花,等等。从最开始的信宜李花开始火了起来之后,茂名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似乎就一直离不开“花”这个字眼。
于是乎,一片又一片的花海涌现在茂名大地。值得一提的是,茂名的几个以“花”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看起来都非常火热。其实这也正说明了茂名的乡村旅游还拥有广阔市场,大有可为!
不过,千村一律的开发模式久而久之会让旅游人群产生审美疲劳。没有开发出各自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所抛弃的。各乡村旅游景点在开放中,还是应该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三是模式太封闭,局限于小打小闹。众所周知,经济要发展,就要用好“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以及“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从目前来看,我市的乡村旅游项目还是主要由所在的村委会或者政府部门负责开发并且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进行推动,而行政化经营的项目模式封闭,难以引入大量民间资本进行深度开发,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展现竞争能力。
那么,我市的乡村旅游业下一步应当怎么走?2月18日,李红军市长率市旅游、林业、农业、国土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高州市马贵镇和信宜市平塘镇调研乡村旅游项目,就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各地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做好服务和特色文章,学习借鉴其他景区的先进经验,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观光项目,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八方游客;要打好乡村旅游这张牌,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章图片:网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高凉赋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今乡村游实乃只是迎合城里人的好奇心罢,多数去过一次就再难重返的了,而一些稀有少见的天然地貌或历史古迹等特色的乡村游或生命力才较强。
天下万变,唯吃不变。懂了,就发达了。
细水长流,地方特色美食,宾至如归的服务。
茂名这些乡村旅游,真心没意思了,千遍一律
像广州莲花山,已经去第三次了
又像长隆旅游度假区,已经去过五次了
是矿坑附近那个吧,确实贵……
特别那个花海……两口田栽满花,就L海嗲

茂名的乡村旅游没有创新性,并且单调,看看其他地方有什么:
乡村旅游加油
希望接待能力也跟上去
这个文章写的非常好,那些地方,我大部分去过,确实如作者写的那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几亩地L海,我门口也有海
都是忽悠我们老百姓的。收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