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企业整体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昨日,财政部公布的《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
按照三档并两档的方向,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优化纳税服务。预计全年再减税8000多亿元。若加上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种收费,将减轻税费负担1万亿元以上。
实际上,十八大以来,尽管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我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
其实,这次财政部计划在2018年整体减税超过1.1亿元,这主要有内外两大因素: 外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大幅减税,剌激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并且带动全球各国政府减税降费。
内因素是,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成本和个人负担,提高企业效率和个人的购买力。同时,为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转型。
不仅如此,财政部这份减税报告也清晰的描绘出减税降费的清单,这让很多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所在的领域是否可以享受“减税降费”的政策优惠。那么这次2018年万亿减税计划究竟有何亮点呢?让我们重点讲一下。
第一,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让更多中小企业获益。就是要将我国增值税率由三档并成两档。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11%、6%三档,未来很可能是将17%增值税降为15%,取消11%,保留6%。那为何政府要减、并增值税率呢?
这一方面是,减、并增值税率有利于简化税制,提高征收效率,降低企业税负。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
另一方面,增值税过高,将阻碍人力资本密集创新经济的发展,并且很容易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全力呵护僵尸企业,造成长期产能过剩无法化解。
第二,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并且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稅前扣除上限。这主要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税负环境,扶植高新科技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在高新科技领域自主创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第三,对国内企业境外所得采取综合抵免政策。这无疑是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办厂置业,这与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是不谋而合。若是企业在海外获得丰厚利润,再拿回国内来投资消费,反而更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往往企业在缴完了各项税收后,还要面对地方政府征收的各种看不懂的费(比如教育费附加费)。如果能够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那么中小企业的各项遇用支出压力就能够大幅减轻了。
此外,一直以来企业和个人所缴内“五险一金”的比例,是被强制规定的。但有些单位本身效益不佳,或者职工出于缴纳“五险一金”后收入会减少考虑,对缴纳“五险一金”积极性不高。如果能够下调“五险一金”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那么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缴纳“五险一金”的队伍中来。
第五,降低过桥路费。也就是说给企业降低产品运输的物流费用,这样既可减轻制造企业的成本支出负担,又可以促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中国建设路桥都是向银行贷款,是采取“先贷款,后修路”。
所以社会车辆经过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必然会使企业将成本支出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并且推动国内通胀上升。而在美国,路桥建设和维护是由各级地方政府出资建造的,所以美国企业很少开车上路要缴纳过桥路费。
现在有观点认为,2018年我国给企业和个人减税万亿,这当然会对中国实体经济稳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那是否会造成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呢?今年我国财政部将财政赤字率拟降低至2.6%。这也彰显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向好、发展质量提高的底气。更说明了,大规模减税之后,有利于做大经济蛋糕,而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政府部门就不必担心税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