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个税改革不仅仅是提高起征点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这么简单……

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结束,预示着本次个税改革拉开大幕。本次个税改革主要是通过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低档税率的级距等方式,减轻了广大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使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更趋合理,实现了从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重大转变,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开启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
把以前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作为综合所得,按照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税,其他各项所得还是沿用原来分类计征的方式。并且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做出明确规定,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在此基础上,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再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税起征点提高
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调整为每年6万元(5000元/月)。
新增5项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5项支出。
其实草案二审之后,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专项扣除如何进行:专项扣除是据实扣除还是按照标准扣除;对于家庭支出,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和住房贷款利息,夫妻双方如何分配。这都有待于修正案通过后由国务院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希望能少让大家提供证明材料,方便广大群众。
住房贷款利息税前扣除有一个天津市的案例可以参考,但是感觉抵扣流程比较繁琐,需要每月去银行打印还款查询单。个人支付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可以税前扣除,公积金有贷款上限,也就规定了抵扣金额是在一个额度范围内进行;税前扣除时需要每月提供上月天津市建设银行各区县支行加盖现金收讫章的《天津市职工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查询单》,原件作为抵减个人所得税的凭证,并在每月申报纳税时附上述凭证复印件。
优化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
优化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部分税率的级距,如图所示:(为方便对比,将新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月)
下面计算一下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情况下,不同收入情况个税下降情况:可以看到低收入人群个数降幅最大。
提升纳税意识,个人办理年度汇算清缴
按照个税草案规定,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将个税起征点定位每年6万,不是每月5000元是有深意的。由单位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后,个人具有专项附加扣除项需进行申报的,个人年度终了后按照规定办理汇算清缴,进行补税或者退税。
我国当前个税缴纳主要是单位按月代扣代缴,次年3月前进行集中12万元以上收入申报;但是集中12万元申报个人主动申报意识不强,并且主动申报很大可能性是要进行补税的,因此一般以单位申报为主。本次个税改革,按年计算个税,并且有复杂的专项附加扣除,可能涉及退税的情况,需要个人进行申报。就打破了我国个税将由目前代扣代缴为主的征管模式,转向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个人纳税意识。
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但自2018年10月1日可以先行享受5000月的个税起征点及优化的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