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的企业将面临—以法治国以来最严苛的商业税收制度监管

中国企业从2017年7月1日开始,中国所有的企业将面临依法治国以来最严苛的商业税收制度监管(而且无一例外),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发票必须填写付款人的纳税人识别号才能开具(不记住识别号的花钱买东西也不能开发票了)。
2、开具的发票中填写的付款购买内容必须依据国家规定的税务分类代码填写商品名(代码中没有的开不了发票了)。
3、发票开具的同时,该发票信息(包含纳税人识别号和税务分类代码等)立刻传送到全国税务大数据库,并不得更改。
这就预示着,中央政府在通过“营改增”的手段把所有全国企业(流转)税的收入和监管统一控制在自己手中之后,再一次把税收方面的几乎所有漏洞堵死。以后发票的获取方必须提供自己的纳税人识别号(全国唯一)才能开发票,也就是说在开发票的同时就把付款人身份固定死了,这张发票不能被第三人使用了(锁死收票人)~开具的发票中必须明确填写购买的东西是什么,而且这个东西只能是按照税务分类代码来确认购买项。
也就是说以后这张票买的东西必须特别明确,而且再也不能变更了(锁死购买物)~开票信息(都是电子票了)同步进入国家“金税三期”系统的大数据库,再也不能改变了(锁死与这张发票有关的各种内容)。买卖假发票这条路几乎是很难走了(虽然目前定额和交通发票还未监管),企业通过发票逃税也没啥空间了。
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金税”系统开始对所有开票、收票企业进行全面、定期的大数据分析,根据发票信息确认企业的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各种数据,然后清晰描绘每个企业的现金流流向和动态图谱,并按照数据走势确认企业是正常经营还是经营异常~这些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给工商、民政、司法甚至金融机构查询(上市都更难了)。
未来在税务上能想的办法只能是合法的手段了,还没有实施:申报国高新企业;申报国家或地方的双创平台;申报国家或地方的龙头企业;策划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业务的企业要全力加紧了,让自己的企业通过上述合法手段达成税务筹划的目的才是在中国唯一能够减少企业税负的途径。
一直在头条,从未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