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作业APP不单纯 内含游戏、追星和荤笑话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手机app层出不穷。现如今,就连小学生做作业都用上了app。但最近却有市民向我们反映说,有一款他家孩子几乎每天都要用的做作业的app,却内含收费的游戏内容。
张先生反映说,为了配合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在手机上给孩子下了一款名叫一起小学学生的app。昨天晚上张先生无意中发现,这款软件还有一个游戏性质的版块。在张先生的演示下,点开成长世界版块之后,进入的一个类似经营养成类游戏的界面。我们可以在里面建设一个小镇,但建设需要的材料,除了做任务以外,还有很多是需要收费订阅的部分。最贵的费用,一年就要499块。对于这个成长世界版块,张先生很担心会有孩子偷偷用它玩游戏。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他作业类app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现象,上午,记者又在手机上下载了多款类似的软件。其中,在一个叫快对作业的app上,记者发现了一个叫做囧囧版块。这个囧囧,类似微信朋友圈。但其中推荐的所有网友发布的内容,都和学习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些追星和个人生活的展示。甚至囧囧里还有一个快对明星榜的子栏目,就是一个追星版块,不但有明星排行,还有粉丝加油交流心得的留言。
去年8月,还有媒体曝光过一款名叫小猿搜题的app。当时市民李先生发现,最近他上四年级的儿子老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自称是在app上做题,可是检查作业时却没有任何进展。后来李先生才发现,原来这款app里有一些荤段子内容的存在。
看来,各种作业app的问题还真不少。这类app,原本是一个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推手,但是app里五花八门的附加物却使学习变了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学习app去伪存真、更好的发挥作用呢?
刚才我们提到的作业app不单纯的问题,家里有娃的家长们肯定非常关注。在上午的街头采访中给不少家长表示,下载这类app,就是给孩子做作业用的,如果玩游戏或者浏览和作业无关内容的话,那还不如不用。
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老师通过网络布置家庭作业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在app上布置作业,而各种各样的作业客户端也占据了许多家长的手机。对于这些作业app,受访家长也表示,会监督孩子,引导孩子正确去使用。告诉孩子哪些内容是不应该看的,哪些内容是要有节制的使用。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的规模超过了9000万人,未来几年还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9年预计将会达到1.6亿人。在这么多人当中,中小学生占据了半壁江山。记者了解到,目前从小学开始,部分课程的作业就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完成,有学校老师表示,电子作业的优势确实很明显。例如有的app,能在后台自动生成报告,告诉老师孩子的学习薄弱点在哪,也利于老师第二天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但是,电子作业要使用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一方面对孩子视力可能有影响, 另一方面家长也会担心孩子会趁机玩游戏。对于这种情况,要预防孩子滥用电子产品,除了学校的教育以外,更需要家长的监督。家校联合,才是教育的正确方式。对于老师来说,要告知家长每天网上作业的量,方便家长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内容。
当然,电子作业目前依然是辅助方式,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布置作业,传统的书面作业依然无法替代,网络在线教育,可以说改变了传统教育形式,改变了大家的思考方式。教育专家称,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其益处不可忽视。但是,虽然作业app当下办得风生水起,但也是泥沙俱下,同时又处在一个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办法监管的尴尬境地。因此相关的立法和管理措施应尽快出台,才能让这些死角照进阳光。
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 段玉昆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