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存(cache),原始意义是指访问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的一种高速存储器,通常它不像系统主存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缓存的设置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系统发挥高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2、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率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率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3、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一般为128kb到2mb或者更高,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由于高速缓存的速度越高价格也越贵,故有的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了两级或多级高速缓存。紧靠内存的一级高速缓存的速度最高,而容量最小,二级高速缓存的容量稍大,速度也稍低 。
4、缓存只是内存中少部分数据的复制品,所以cpu到缓存中寻找数据时,也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因为这些数据没有从内存复制到缓存中去),这时cpu还是会到内存中去找数据,这样系统的速率就慢下来了,不过cpu会把这些数据复制到缓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内存中去取。随着时间的变化,被访问得最频繁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刚才还不频繁的数据,此时已经需要被频繁的访问,刚才还是最频繁的数据,又不频繁了,所以说缓存中的数据要经常按照一定的算法来更换,这样才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是被访问最频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