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向“韶先生表白”,爱上韶关的九个理由。


大胆向“韶先生表白”,爱上韶关,有多少理由。2005年我到韶关工作,不知不觉已经11个年头,韶关堪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爱上韶关其实可以有千千万万的理由,而我爱上韶关至少有这九个理由。
理由一:舜帝奏韶乐“三十六石”。 韶石山共有36座石峰,峰峦奇秀,千姿百态。相传距今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经过此地,登山而奏韶乐,美妙动听的乐曲,周围的山石亦为之动容,变成形状奇异的“三十六石”韶石山因此而得名。

理由二:东方三大圣人之一,六祖慧能。在广东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中,以思想建树而著称海内外的,首推禅宗六祖惠能。并不识字的惠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将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平民化、现世化,开创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对传统佛教做出了重大改革和创新。

理由三:一代名相,张九龄。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理由四:韶州府学宫,韶关闹市区的千年学宫。广东韶州府学宫(即韶州孔庙)坐落在粤北重镇韶关市区繁华地带风采路,与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相邻。史载,韶州府学宫始建于中国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明万历年间毁于火灾,随即重建。此后,清康熙、雍正、道光、同治年间均有维修。现时看到的大成殿是韶关市现存惟一的明代建筑。韶州府学宫大成殿被省办公厅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据《韶州府志》载,当年官至工部尚书的韶关籍北宋名相余靖就是在韶州府学宫考取进士的。

理由五:十大寻根圣地,广东南雄珠玑巷。据南雄县志,南宋时期,有一位被宋帝打入冷宫的皇妃逃出宫外后改名换姓,嫁到南雄珠玑巷一户人家。朝臣知道此事,不敢告知宋帝,虚说南雄贼多,要派兵去镇压,其实是派人到珠玑巷追究皇妃事。当时在珠玑巷内聚居的有三十三姓,九十多户,为免株连而集体南迁。后来散居珠江三角洲一带,开村立族,繁衍子孙。这些人及其后裔,就把南雄珠玑巷叫作“祖宗故居”。有些广东人要寻根觅祖,也自然要到南雄珠玑巷一游了。广州市西关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名。

理由六:马坝人头骨化石,华南地区唯一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马坝人遗址(包含石峡遗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处的狮子岩,距韶关市曲江区城区西南1.5公里处,距韶关市区18公里,是两座石灰岩孤峰,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普及性和娱乐性的旅游区。

理由七:通天塔,无限风光在江中。通天塔始建于1546年,毁于1854年兵乱,曾为岭南名胜“曲江二十四景”之一。经考古挖掘,古时通天塔遗址仍保留至今,塔基深4.1米处呈现塔基础,在塔西南方向出土大量的青砖、瓦片和砖制构件,共有13个种类160多件,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建筑考古价值,也为重建提供大量的建筑依据。重建的通天塔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程建军教授设计,塔高39米,总投资2920万元,采用宋代风格的八角九层楼阁式建造,塔身恰似文笔耸立,重振“中流砥柱”的寓意与景观。

理由八:梅关古道,陈毅元帅名作《梅岭三章》。1936年冬陈毅元帅作于韶关南雄与江西大余之间的梅岭山区一带。梅关古道位于韶关南雄与江西大余之间的梅岭是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称“大庾岭”,是五岭之一。从梅岭顶部越过的梅关古道曾是我国古代沟通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重要驿道,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之一。

理由九:韶阳楼,发思古之幽情,观今朝之昌盛,畅未来之美景。韶阳楼,建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顶峰。该楼座东南朝西北,从楼阁望市区或从市区眺楼阁均为极佳视角。该楼平面以“亚”字型上转“十”字型构成,呼应莲花山之意,形成聚心又主次分明的造型,加之每层渐次收分的檐柱,以及层层出挑的平座栏杆和起翘灵动的翼角,从而使人获得庄重而不失丰富,大方而不乏灵气的感受。韶阳楼共五层,高42.8米,五层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为中国传统哲学构成世界精华元素之精蕴。(作者:林晓乒)

热爱无需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