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销售门店大面积空置(都说是马云惹的)、小微企业苦撑撑不下就倒(都说是生态环境不好)、传统生产企业负债累累(比如名山区的茶叶企业就是),企业掌门人多么希望有一根救命稻草。很多企业这个时候可能就想到了某宝或入驻某东搭乘所谓的电子商务的末班车,但,但, 我个人觉得,这是病急乱投医!!!
转型做电子商务,现在很危险
能长期做产品生产的企业,一般产品质量都是过硬的,由于长期注重产品生产而在销售环节没有加以重视和开拓(比如名山区的茶叶),如果是在五六年前,传统产品生产及销售企业做电商,可能现在已经成功了。但现在进去那就是死路一条,为什么?
首先,某宝平台上的产品多如牛毛,人们又有从众心理,新入驻的产品人家怎么能找得到你?
其次,在平台上做广告看似可行,但那么多做广告的,而且同质化严重,就拼谁的广告出价高了哟?
再则,广告出价高,也成功引流了,但新店的信誉较低,人家又凭什么相信你的产品呢?用低价吗?
第四,低价策略不可行,因为“只有更低,没有最低”,长期亏本销售你肯定不会干!
低价抢购,忽略了产品应有的品质
第五,已经有文章分析过,在某宝上的宣传费用能够占到售价的30~70%,请问比传统门店销售及代理商的销售成本低吗?
第六,因为低价,某宝上的产品y货、假货、伪劣品较多,传统优质产品企业上去只会寒心。
当然,有些地方zf近两年为了推行电子商务覆盖的政绩,给一些某宝上销售的企业给予补贴,那些企业没在某宝上赚到钱,却在zf那里赚到了钱,这是极其不正常的。
问题来了,那怎么转型才行呢?
国家推行“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其实与“直销”和“共享经济”是不无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口碑宣传对产品销售大有效果。转型为这种模式,避免不了的要做直销软件、商城网站开发,经搜索成都本地有迪纳斯科技和直赢九州科技两家公司都是专门做这个的,应该在近两三年为好些企业成功转型做了不少贡献。在我综合分析看来,下面的行业是可以做这种转型的。
1、白酒生产和销售企业,成功的案例就是贵州茅台镇的某酒厂和泸州、绵竹的某酒厂,效果很好。
2、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成功的案例当然就是名山的某茶企和宜宾、峨眉山的某茶企了,但这个效果没有酒的那么好。
3、季节性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比如粽子、皮蛋、鲜果类的,口碑力度大,受众人群广。
4、保健品、化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这个在直销界本来就很多了,不属于转型企业了,但这类企业里如果定价虚高的,你还得注意点了。
5、我昨天的文章里还说到做荥经砂锅的都可以用直销模式,人家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类的当然也可以嘛。
一般情况下,转型做直销模式销售,其销售费用在产品售价的30%左右,转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