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农技人员身上看到的精神


农业科技人员,大家都不陌生。有时在田间地头,人们或许会遇见。但下面这位农业科技人员,说平凡又不平凡,在他身上有许多难能可贵的精神。他就是进贤县农业局农技人员曹九龙。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奋斗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围绕提高水稻单产,他积极探索和推广水稻良种、双季抛秧、双季机插和防早衰等高产栽培技术。针对全县水稻生产用种量和基本苗不足影响单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用种量、不同抛栽密度等对比试验,以准确结果启示农民,在用种量不足的情况下,适度增加用种量是提高单产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通过耐心指导使水稻生产用种量普遍增加,对提高全县水稻单产起到积极作用。
在今年早稻成熟期遭遇暴雨和二晚生长8月遭遇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他坚持走村串户、深入到田头地角,放弃节假日休息,认真抓好科学救灾措施的落实,二晚生产通过采取调整施肥结构和推广防早衰等新技术,迅速改变迟抛栽田水稻生长量不足现状,使全县水稻生产取得丰收。全县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54.24万吨,继2004年来实现十一年连续增产。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他多年来结合进贤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承担和实施完成了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试验示范项目二十多项。他主持进贤县实施“南方水稻壮秧剂育秧大面积推广”项目,解早稻烂秧、难培育壮秧的难题。2004至2014年组织全县实施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多用一斤种,亩增百斤粮”等重大项目,2009至2014年组织全县实施水稻、大豆、芝麻、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等项目,推广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和防灾减灾新技术,共新增粮食9.3万吨,油料1.2万吨,增收2.36余亿元。
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盘旱育秧、宽行窄株、间歇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水稻高产集成技术规程.对全县粮油产量持续增长发挥重大作用;为实现农技推广”零”接触,他结合省市县三级开展的助农兴粮“一五一”挂牌服务活动,利用短信息平台定期为全县种粮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信息服务,与一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连接成”一对一”直接服务,推动了农技服务与大户、科技示范户实现了“零”距离对接。他注重参与全县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率。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表论文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