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飞谈对越夺岛作战顿足长叹:太可惜了!


前一段连续写朝鲜,其实还有一个国家,欠中国的更多,长期接受中国的物资援助和军事支援,但后来居然和中国兵戎相向,直到今天还霸占南沙29个岛礁。所以,接下来咱们说说越南。
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发动对越作战,几十万陆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向越南境内突入,兵锋直抵谅山。河内已完全暴露在解放军面前,无险可守。时任军委秘书长的耿飙(主席年轻时就曾给他当秘书)后来回忆,当时并不担心越南陆军,而担心苏联和越南海军对我西沙岛屿守军实施报复。最终,解放军并没有进兵河内,而是在摧枯拉朽的地面突击后,全军撤回境内。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缓和,逐渐走向正常化,中美又处于蜜月期,所以中国掀起了在南海的大动作。1988年1月,解放军海军进入南沙群岛,开始控制礁盘。大家记住一点,用兵必须要观察借助国际形势,中国以前是,今后也一定是。
如果有老军迷,可能还记得那个时期的《舰船知识》等老杂志,经常用海军南沙高脚屋做封面。张召忠上次在《凤凰军机处》时也聊过,就是四根钢架在礁盘上支起一个铁皮屋子,战士就守在里面。这就是解放军南沙守军的1.0时代。
这时,越南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南沙,便开始坐不住了。当时中越海上力量对比可不像今天,最简单的一条——中国的歼-6歼击机作战半径只有400公里,根本飞不到南沙,这就意味着一旦中越在南沙交手,中方舰艇和守岛部队将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作战。而当时的解放军舰艇是完全不具备防空能力的。
对于我们的行动可能导致南沙局势的变化,中央军委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洪学智,时任总参谋长迟浩田,时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张彬,时任海军司令员张连忠、政委李耀文反复研究,把解放军南沙行动做了多方面的预想,以总参谋长的名义形成报告。1988年2月29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批示了这份报告,就两个字:同意。
事情果然如军委预料的那样。1988年3月14日,越南军队抵达赤瓜礁,双方交火。中方的各种材料均指越南方面首先开枪,我曾经看过一段双方战斗人员对峙的录像:正在对峙时,海面上突然溅起一串串剧烈的水花——那是机枪打的。
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套用房兵讲过的一句话——不要纠结于谁先开的战术上的第一枪,而要看谁先开的战略上的第一枪。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认识,你的军队在我家和我的军队对峙,这已经是衅自你开了,管谁在对峙中开的第一枪呢!
刘华清在回忆录里说,越军首先用冲锋枪向我人员射击,越海军“604”号运输船上,多挺轻机枪也一齐向我守礁人员和舰上人员射击,当即打伤我士兵一名。我海军官兵被迫自卫还击,击毙敌登礁人员20余人,俘虏9人。战斗只进行了28分钟便告结束,我伤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