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国际税收竞争力指数

2017年国际税收竞争力指数
税法结构是决定一国经济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结构合理的税法有助于纳税遵从,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为政府的重点事项筹集足够财政收入。相反,结构不合理的税收制度成本高昂,扭曲经济决策,损害国内经济。许多国家已认识到这一点并改革了税法。
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显著降低。如今,大多数国家通过宽税基的税种(如工薪税和增值税)实现了大部分收入。
新西兰就是税制改革的典范。该国财政部在 2010年报告中指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全球性趋势导致新西兰国际竞争力下降。为了应对这些全球趋势,新西兰将其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 38%降至 33%,转而依赖商品和劳务税,将企业所得税从 30%降至 28%。新西兰具有了多重竞争特征的税收制度,既没有遗产税,也没有一般资本利得税,还没有工资税。
然而有些国家并未跟上全球趋势。比如,美国自 1990年代早期,其 35%的联邦企业所得税率就没有调整过。因此,综合联邦、州、地方的高达 39%的企业所得税,明显高于 oecd国家 25%的平均税率。此外,大部分 oecd国家已转向了辖地税制,而美国仍继续要求国内企业缴纳来自全球的利润税。
其他国家通过结构合理的税收政策走在前列,例如,法国过去几十年来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幅提高了就业、储蓄和投资的边际税率。近期法国制定了
企业所得税附加,将诸如金融交易税、净财富税和遗产税等其他干扰税种去除。
国际税收竞争力指数(itic)是个重要指标。它旨在衡量一国的税收制度在竞争力和税收中性两方面的遵从程度,因此具有竞争力的税法会保持较低边际税率。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资本高度流动,企业可以选择在全球任一国家投资,寻求最高报酬。这就意味着企业会找寻投资税率较低的国家,最大限度提高税后回报率。如果一国税率过高,就会把投资推向别处,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此外,较高边际税率还导致避税。税收中性的税法仅寻求用最少的经济扭曲获得最大收入。这意味着它不会像投资税和财富税那样支撑消费而不支持储蓄,还意味着针对企业或个人具体活动的税收优惠很少甚至没有。既有竞争力又有
税收中性的税法能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和投资,同时为政府重点事项筹集足够财政收入。还有很多与税收无关的因素影响国别经济表现。然而,税收在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itci为衡量一国税制是否税收中性、是否具备竞争力引入了 40多个政策变量。变量不仅衡量税收水平,还衡量税收结构。itci这个税收指数体系考察了一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和对境外所得的处理,并全面概述如何比较发达国家税法,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税法是改革的优秀典范或不良典范,并为如何看待税收政策提供见解。
爱沙尼亚已经连续 4年荣获 oecd中最优税法。该国税制得分最高来自其税法的 4个积极因素。首先是企业所得税率为 20%,且仅适用于利润分配。其次是对个人所得按 20%的固定税率征税,且不适用于个人股息收入。第三是财产税仅适用于土地价值,不适用于房地产或资本价值。最后是辖地税制 100%免除了国内企业从境外所得中获取的税收。虽然爱沙尼亚税制在 oecd中独树一帜,但排名靠前的其他国家,税制也因为一个或多个主要税种优秀而获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