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白一家人”、“汪揭无二姓”之说
先说“邵白一家人”。
淅河镇东北马鞍山西南侧的邵家岗、邵家塆、老白家塆、小白家塆相邻相依,处方圆一平方公里内。据当地白姓族谱记载及后裔讲述:白姓先祖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江西麻城移民,分丁入随,落籍鄂德安府随州东乡二十里马鞍山东部山冲开基,命名为白家冲(今钱家冲),现钱家冲旁仍有白家岗存名可考。明朝正德年间,白姓后裔将白家冲卖给钱文锦(明洪武二年江西原迁移民钱万金第六代孙),随即更其地名为钱家冲。白姓移至马鞍山西南两里外,复置田建祠,族人早期居地谓之老白家塆。明末,白家两男丁为避兵役“见二抓一”之规,弟改邵姓,此“邵”为少(shǎo),弟也。邵姓无祠堂,与白姓同宗共祠,二姓至今不通婚。淅河镇境内“邵、白”一家人之说,缘由于此。邵姓后裔生息繁衍,人丁渐盛,渐成村落,族人集中居地谓之邵家岗、邵家塆。
“汪揭无二姓”之由来。
淅河镇东北有一村落名为汪家冲,明初,此地名为戈家塆,后戈姓衰落外迁,房屋土地卖给汪姓。当地汪姓源自揭姓之说,是因揭姓男丁过继给其汪姓舅父为继子。当地汪姓与揭姓同宗共祠,沿用一本族谱,淅河境内有“邵、白一家人”,“汪、揭无二姓”的顺口溜为证。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揭姓始迁祖揭华志自江西南昌府移民,抽丁入随,落籍鄂德安府随州东二十里的淅河店坡岗地(今揭家坡),育一子(德敏)两孙(方旦、方儒),嫡长孙揭方旦定居于揭家坡,次孙揭方儒迁洛阳镇揭家垅村发展。明朝成化年间,揭华志后裔第五世揭鸣南(一世华志、二世德敏、三世方儒、四世文良、五世鸣南)生于洛阳揭家垅,长于淅河汪家冲,其自幼过继给舅父汪氏,生息繁衍,形成此地汪氏一大家族,因族人集中居冲地,谓之汪家冲。
有待查证!!!!!!
老夫近期借阅了淅河揭家坡《揭氏族谱》,也向邵岗村邵姓长者求证过。
本人就姓揭,自大小就听说“汪揭一家人”,揭姓很少,当年是被朝廷诛杀了,汪源自于揭姓,应该只限于淅河汪家冲。我住汪家冲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