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港区乍浦建港路施工工地上几枚铁炮的出土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工地怎么会出土铁炮?这些铁炮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呢?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平湖文物保护管理所野外文保部主任田敏,一起来到现场了解情况。
挖土时
挖出6枚铁炮
昨天下午,在一位热心于文保工作的市民老张的陪同下,记者一行来到建港路施工现场。由于前几天下大雨,这里的工程暂时停止了,施工现场一片寂静,只有一位看守现场的老人。
工地是开放式的,老张就带着记者从边上小路进去。“我是其他人给我说起的,我觉得此事重大,应该要向文保部门汇报。”老张边走边说。老张说,根据乍浦的历史,这种铁炮不是清朝就是民国时期的,从土里挖出来就应该属于文物,应该交给国家。
在老张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挖掘现场。但在那里,已经没有铁炮的影子了。“这些铁炮哪里去了?”老张显得很焦急。在多方询问之下,老张得知这工程的施工单位负责人把这些铁炮拿到工程部保管起来了,他才放心下来。
施工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跑了过来,他得知记者是来了解铁炮的事情的,就介绍了起来。他说,大概在10天之前,挖掘机正在这里工作,突然挖起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看样子很沉。当这东西放到地上后,工作人员们仔细一看,愕然发现这竟然是一枚铁炮。
“后来又继续挖掘,大概挖出了6枚铁炮。”这名工作人员说。
铁炮制造年代
为清朝
建港路施工工地出土铁炮的事情汇报到平湖文保所后,所领导十分重视。田敏立即邀上记者一同前往现场。由于出土数量比较多,田敏与乍浦派出所领导取得了联系。所长王徐峰听到后也很重视,连忙指示多名民警与他一起,与田敏一同赶到该工地工程部。
记者一同前往,在工地工程部外面院子的一角看到,那里果然堆放着几枚铁炮。从外面生锈的程度来看,这些铁炮确实已经有一定年代。田敏仔细查看后说,从铁炮形制来看,它们是清朝的铁炮。
记者发现,这里共有8段铁炮,但有几段似乎是不完整的。田敏说,其实完整的铁炮是4枚,另外4段是两枚铁炮断裂而成的,所以总的铁炮数量是6枚。
由于这些铁炮都是露天放在院子里,安全措施并不到位,所以田敏提出立即运送到平湖博物馆去。工程部负责人也非常赞同,表示放到博物馆是文物最好的归宿,放在他们那里的话确实不安全。田敏马上联系了搬运公司,在民警的保护下将它们运回博物馆。
对研究
乍浦军事历史有价值
记者看到,这几枚铁炮的长度不一样。经测量,最短的炮身长1.5米,最长的为1.7米,炮首直径为21厘米,炮尾直径为36厘米,炮膛直径为9厘米。
有古炮研究爱好者认为,这应该是清朝中后期以后的铁炮,在当时已经不算是先进的铁炮了,主要用以护城。这种铁炮以前有没有出土过?田敏说博物馆里也有几枚,但一下子出土这么多数量的铁炮,这是极少见的。
田敏表示,乍浦是沿海军事重镇,鸦片战争时期经历了炮火的侵袭,乍浦在抗击外来侵略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铁炮生锈较为厉害,而且还被一些泥土包裹,所以炮身上有无文字暂时无法知晓。如果有文字的话,对研究当时的军事装备很有帮助。
“接下来我们会对铁炮进行清理,然后进行保护研究。”田敏说。(南湖晚报)
这炮不大啊
清朝的破东西有鸟用啊
没啥价值
只能说明乍浦以前也是军事重镇
领导很重视,领导万岁
想不出有什么研究价值!
废铁一堆。
大清盛世啊